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老百姓,不敢随便消费了,真的很没有安全感,很多人选择把钱存起来抵御未知风险。在每个月拿到工资之后,除去各种水电煤等家用之后,剩下的真不敢随意乱花,失业生病老人小孩,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急需花钱。
有人说,这个时代最危险的就是中产群体。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要向上再有所突破,需要机缘和能力的双重加持;但是一步行差踏错,又会跌回原来的阶层,难以翻身。所以,对于在财富征途的人来说,每一步都值得精心策划。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不排队”、“专属理财服务区”、“机场贵宾室”……作为一种身份象征的金葵花,正逐渐融入进招行新的“M+”体系。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招商银行通过APP发布了该行M+会员体系调整公告,新体系将自6月25日起生效。
近日,2023年公募基金年报披露收官,发出一份“喜报”: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5.89%,突破27万亿元关口。公募基金“降费”同样效果显著:全年共收取管理费1356.15亿元,同比下降7.04%。个人持有公募基金的占比略有增长,达到53.62%。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说,对于浪费的人金钱是圆的,但对于节俭的人,金钱的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堆积起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往往有个反常现象,越是有钱的人越懂得节省,反而是一些收入普通的群体,喜欢购买奢侈品包包或者顶配数码产品等,来“显摆”自己的实力。
与社交媒体“人均中产”不同,懂生活的成年人不一定非得穿着lululemon做瑜伽,身披始祖鸟、脚套索罗门去户外,也不急于在朋友圈晒马拉松成绩、分享新开的高端素食餐厅,只为营造一个中产的社交形象,反而坚信:如果钱不能带来更多的钱,那么花每一分都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