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吃海鲜的季节,可是偏偏有些爱吃海鲜的人对海鲜过敏,但是面对美食的诱惑,为了那一口“心头好”,都会有人不惜忍受大快朵颐后遍布的全身瘙痒,丘疹、风团,严重一点还会有头晕、恶心等不适,这就是常见的过敏症状。
红网时刻新闻4月18日讯(通讯员 刘用)长沙市星沙的周女士平时爱吃海鲜,一周前,她在外吃了大量海鲜后开始出现手背皮肤瘙痒,当时周女士根本没在意,以为是虫子咬了,第二天起床后发现身上长满了风团,并伴随有剧烈的瘙痒感,而且风团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周女士立即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考虑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身存在慢性荨麻疹疾病,因为摄入海鲜致使病症复发,这属于慢性反复发作类疾病,一些患者使用抗过敏药已经没有多大效果了,这时就会去打奥马珠单抗,但这两者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虽然都能缓解症状,但都是压制型的,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很多患者在注射一两年之后,出现停了又复发的情况,症状反跳较前更严重。
回到家想了想,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写下这篇文章普及下海鲜常识,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看着美味可口的海鲜佳肴盛宴里面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如果你不了解以下四种危害情况,马上仔细阅读,建议收藏,关键时刻也许真能救你一命。
炎炎夏日,爱吃海鲜配啤酒的人不少。福州50岁男子阿强(化名)就是这样的人。他平时尿酸高,依然常吃海鲜配啤酒,患上了痛风。最近他痛得受不了去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当他伸出双手,连医生都觉得触目惊心。阿强双手指关节部位长着大大小小的疙瘩,就像是老树桩上的瘤子,又像“石头”。
这些过敏反应,很可能是由组胺不耐受引起的,海鲜中含有一定量的组胺,组胺一旦被人体吸收并进入免疫系统,就会引起过敏,大多数人的酶会分解体内的组胺,因此不会发生过敏,但是有研究发现,有大约1%的人会组胺不耐受,非常容易对某些食物过敏,其中大多数是中年妇女。
我的荨麻疹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原来我以为是酒精过敏,因为那两次荨麻疹发作都是酒后,当时也年轻,痒痒忍忍没吃药也撑过去了。近几年犯的有点勤,身上大面积起大疙瘩而且又痒的厉害,得去医院急诊打扑尔敏注射液才能缓解,吃氯他定片一片都不行了。而且一年发作好几次。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为了更好地帮助市民了解、预防及治疗痛风,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肾病科、营养科、运动医学、关节、骨病科、中西医结合科在门诊大厅联合开展健康科普和义诊活动,帮助市民了解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
作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过敏性疾病在今年的7月8日迎来了它的第19个“生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此时会有朋友表示:“过敏嘛,我知道的呀,有些人吃海鲜浑身会长满小疙瘩,有些人在春天遇到梧桐树的毛毛会不停地打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