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乒乒乓乓、咚咚锵锵……”这是出现在粤韵杯作文五六年级组一等奖作品中开头的内容,作者是就读于广州市启明学校的罗灵驰同学,虽然是一名视力障碍学生,但依然不妨碍她参加比赛并获奖。那是几年前的一天,罗灵驰在潮汕过元宵节,恰巧赶上潮汕民俗活动“迎老爷”。
福建闽南地区与广东的潮汕地区,他们在过年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游神”,或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迎老爷、神像出巡等等,这些活动是指在新年期间,每个村里面组织人员到神庙中将神像放置在轿子里,然后抬着神像到路上巡游,接受民众的膜拜和香火祈福,寓意着神明赐福给一方百姓,并且保佑这一方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
潮汕今年正月算是在抖音火了,经常能刷到闹热迎老爷的视频,伴随着英歌舞、扛标旗、舞龙舞狮等等的民俗活动,算得上是一大盛事了,特别是当别人都在上班的时候,潮汕人还在闹热迎老爷,仿佛年还没过一样,这让很多外地人很是羡慕了。那作为一个外地人,你知道什么是闹热吗?
“老爷”是神明的统称,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畏惧和敬重,有较浓厚的封建色彩,因为“老爷”就是对上司或主人的尊称,借用到了拜神之事上.需要清楚的是,“老爷”是指大大小小的神,并不包括魔和佛.神是介于魔与佛之间的一种超人的神秘力量.平日里家家户户要按风俗“拜老爷”,准备贡品、檀香、金银元宝等纸,按照一定的程序祭拜,向“老爷”表达愿望并祈求得到成全.每家每户都设有“老爷”的牌位,在家里就可以供奉,上了等级或不用常拜的神设在公共祭拜的“老爷宫”里,妇女前往祭拜.“拜老爷”在以前,可以说是婚后女子的“专利”,哪个媳妇若不会拜神,肯定会受到婆婆的指责.
这是六年一次的佛祖爷生,村里张灯结彩(广东揭阳卢前村)迎老爷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当地民间是多神崇拜的,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村子里游行,在一个地方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
把白萝卜,厚合,葱,蒜,韭菜,芹菜,春菜,各采集一小撮,洗净,放于加油的热鼎爆炒而成,食之有各种味道,甜、涩、苦、香、辣,好像生活的各种滋味,开春先尝个遍,新的一年也就不会遭受磨难挫折,万事畅通如意,心想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