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西的许金火和张蓉夫妇离开老家来到嘉兴打工,因为没钱只能居住在桥洞底下。10年间来,他们在这个臭味漫天、杂草丛生的地方生活,并且养育了4个子女。却不想有朝一日被记者发现,引来许多人的关注,最后只能迫不得已回到老家。那么,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了?
一处偶然发现的桥洞,却被一位农民工当作栖身之所,居住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更让人惊讶的是,与他一同居住的,还有一个比他年轻许多的妻子,以及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家六口,桥洞十年,其间各种家具一应俱全,内部与其他地方的房子几乎没有区别。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桥洞肯定是又脏又乱的环境。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竟然有4个孩子跟着他们的父母在桥洞生活了整整十年。许金火的桥洞生活1995年,江西一个小县城出身的许金火来到了浙江嘉兴,在本地的一处工地搬水泥。
江西一对夫妻在桥洞蜗居10年,还带着2儿2女,连乞丐都接受不了的环境,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支撑下去的?男主人叫许金火,女主人叫张蓉,两人是在浙江打工期间认识的。两人身上有很多共同点,都属于吃苦耐劳型,也都坚信,凭借勤劳的双手就会拥有想要的一切。
【线索】7月18日,市民郭先生致电晚报,说中原高速郑开分公司路政大队的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巡逻时,发现高速公路桥洞底下住着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妇。【核实】当日15时许,记者和中原高速郑开分公司路政大队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郑民高速开封境内距离出站口十几公里的桥洞底下。
桥洞,作为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空间,是很容易让很多人忽略的、不起眼的地方。但令普通城市居民难以想象的是,这里也能成为人的居所——而且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家六口的“家”,而这段颇具魔幻色彩的经历,正是许金火一家的真实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一提到桥洞,大家想的都是阴暗和脏乱的环境,想必是每个人都想要逃离的环境。可是你敢想象吗?竟然有一对夫妻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在桥洞生活了10年。这一家人为何选择居住在桥洞呢?他们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 |谈史说前言大家对桥洞的印象,除了赃、乱、差剩下的就是虫、蚊子等生活聚集地。家应该是被安置在房子里,房子可以旧,环境可以差,但绝对不能没有地方住。然而江西有对夫妻却在桥洞里安家生活10多年,而且连4个孩子也是在这里出生的。
你能想到,有人为了省钱竟然选择在桥洞里安家?2000年,一对来自江西的农民工夫妻许金火和张芳,为了节省开支,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们竟然选择了一个桥洞当做自己的家。不仅如此,在十年间,他们在这个简陋的“家”里,还生下了两儿两女。
老张替入睡的飞飞整理床被浙江在线04月21日讯(今日早报见习记者 金洁珺)在杭州绍兴路和德胜路交叉口,上德胜快速路的地方,有一座上塘河桥,每天数不清的车辆在桥面飞驰而过,可是在连阳光都吝啬的路面下桥洞里,有一对流浪夫妻住在那里。
这对无奈的农民工夫妻,他们在浙江嘉兴的工地上已经打工10多年了,却一直因为没钱买房,蜗居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大的出租屋里,有一天,丈夫许金火下班回家时无意中发现离家不远处有一个拱形桥洞,回家后立马就产生了想在桥洞里安家的想法。
2010年6月8日,《南湖晚报》视觉版杂志刊登了一篇专题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老许和妻子属于“老夫少妻”,妻子张某比他小了足足二十岁,两人都是外地来此打工的,通常情况下,在外打工者往往不会在打工期间要孩子,毕竟家庭和工作很难两头兼顾,而且身在他乡也很难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她叫张洁48岁河南信阳人来济南已经有十年之久,开始因附近一家工地开工,她和老公借钱做起馒头生意。后该工地烂尾工头跑路,赊欠的馒头钱也没了着落。随后两人处理了做馒头的工具,张洁的老公去找了一份家政工作,张洁为了照看患有脑瘫的女儿一家人便住在了桥洞下面。
经常在路过高架桥的时候,发现一些睡在桥洞下的流浪汉,有的甚至拖家带口。这两年比较少了,但是今天看新闻报道,一个本科毕业生因为混得不好,睡在桥洞下两年之久。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在桥洞下生活连挡风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怎么生存下来的?怎么解决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