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5月4号,汪精卫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他祖籍是浙江山阴人,是今绍兴人,父亲是秀才,后来到广东做师爷,但是收入微薄,没有办法维持家庭,在汪精卫13岁时,其母亲病故,次年父亲也因霍乱而逝世,此后汪汪精卫便开始随着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革命,后因刺杀清末摄政王载沣一举成名。清朝灭亡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成为民国大总统,汪精卫作为革命元老坚决不在袁世凯政府任职,反而淡泊名利,远赴欧洲。
汪精卫的儿子,又是如何评价他呢?2005年,绍兴汪氏第20世孙、汪精卫的小儿子汪文悌曾回绍兴祭祖,他为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写下这么一段话:“我对您心生景仰/只因为您给予了我血脉/我不与您认同/只因为我怀抱着民族气节”——这,大概就是汪文悌与汪精卫的心灵对话吧。
几十年后,汪精卫的小儿子回乡祭祖,看到父母的跪像之后,却只留下了九个字就离开。回到祖国之后的汪文悌,先是去中山陵祭拜了孙中山先生,之后又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祭拜那些死去的无辜同胞们,也算是在替自己的父母在忏悔吧,做完这一切,最后一站才是父母的墓前。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很难想象,如此激昂,如此豪迈的诗词,竟是民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年轻时在狱中所作。从这首诗不难看出,曾经的汪精卫,也是一位热血青年,可好端端的一个青年,怎么就变成了大汉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