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海外视角看2024年首季中国经济新华社记者潘洁、谢希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迎来光明开端”“信心正在持续恢复”……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不少海外媒体、投资机构和外资企业捕捉到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的积极信号,纷纷作出评价。
原标题:数读中国|全球视角下,中国经济成色如何?2月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了2023年度经济数据。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复苏。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外贸需求收缩,全球主要经济体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2.
中新网3月31日电 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回升。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外媒对此予以关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中新网3月7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6日下午举行,中国五大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齐登台,就中国经济关键问题坦诚作答,引发外媒高度关注。多家媒体指出,中国对实现经济强劲复苏充满信心。“对经济强劲复苏充满信心”中国的经济形势受到广泛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9日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4个百分点至5%,调整后的预期值与3月中国官方公布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3日,《纽约时报》报道2024年中国的出口额大幅超过进口额,贸易顺差达到近1万亿美元,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或战后时期外,这种规模很少见,这一顺差打破了中国此前的纪录,也远超历史上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等的贸易顺差最高纪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自9月下旬以来,中国已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经济重新回到了实现今年增长目标的轨道上。”彭博社报道称。据多家外媒报道,按惯例,“被视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召开,定调中国明年的经济政策。
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走衰,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反而越来越多,认为中国经济“登顶”、“后面会越来越差”的论点在国内外媒体上甚为普遍。与此相对应的,许多媒体对美国经济抱有“强劲”“韧性”和“繁荣”的乐观态度。
中新网12月17日电 “中国政府的首批支持措施正在发挥作用。”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外界从这份成绩单中读出多个积极信号。据拉美社日前报道,中国官方消息16日显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社会预期的提高以及就业和物价的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中新网4月16日电 综合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2023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多家境外媒体对此予以关注,认为2024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1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包括OECD秘书长科尔曼在内、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10家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强调中方愿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践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发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目标设定稳健务实”“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众多国际企业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受益”……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引发国际社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