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何丹莹 文/图为用好船政学堂建筑,积极增进船政对外人文交流,打响“船政之友”国际交流品牌,10月22日上午,“船政之友”国际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举行。“船政是中国近现代化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是中法交流的共同结晶。
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传承中法建交精神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在这篇署名文章中以及访法期间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及一段中法有关福建船政的往事。
#机遇中国##四海传福##造福世界的闽人##举世闻闽#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见证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奋斗历程。1866年,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学堂,后由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持,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和舰船制造学校。
中法人民友好交往从马尾船政开始。“150多年前,法国人士曾经参与建设中国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学堂,法国最早接受中国公派留法学生;百年前中国青年赴法国负笈求学,其中一些有志青年后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40年前的毕业证你见过吗?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珍藏着现存最早的船政学堂毕业证,它的主人是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八届学生黄季良。黄季良的毕业执照。黄季良于1883年毕业,次年在马江海战中英勇殉国,年仅25岁。
自然、人文、社会等关系。马尾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独具特色,创造了多个第一:建立了我国近代第一家上规模的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铁壳轮船,培育了我国最早的海军部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水上双翼甲型教练机,同时,马尾的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最早的一个海军学院,是海军的摇篮,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史的启蒙思想家和民族英雄。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福州,自古以来,便因善于造船和用船而闻名遐迩。这里也是我国船政文化的发源——1866年,左宗棠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同年,中国的第一所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成立,福州马尾由此成为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