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出发出发朝着家的方向又是一年团圆的列车启程满载爱的思念旅途的人呐,千里故乡一日还。台海网1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 郑丽金/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姜媛 邹沁 张玮玲 付佳萍 刘楷)高铁时代,谁还会选择“绿皮车”?
大皖新闻讯 途经16个站点,从北向南跨越1322公里,在这趟运行1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上,有满面风尘的打工者,有嬉笑哭闹的孩童,有渴盼归家的游子,还有坚守岗位的列车客运员……2月9日,农历除夕,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北京丰台站,乘坐北京丰台发往宿松的K1071次列车,和列车上的人们共同度
从蓝烟铁路到城际铁路再到高速铁路,从时速几十公里,到时速300多公里,从老火车站到新火车站,从排队买票到手机买票……徐惠用30年时间,见证了烟台铁路的飞速发展,也亲身体验了交通出行的便利。徐惠是原烟台火车站票务主任,1990年参加工作,2020年退休。
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记者张鸿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春运,这一承载着中国人归家情怀与出行期待的大迁徙如期而至。一年又一年,我国铁路网络越织越密,连通城市与乡村,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方式。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的体验越来越好!
浙江宣传 之江轩一年一度的春运,被称作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从1954年“春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媒体上开始,铁路春运发送旅客从当年的2300万人次到今年预计的4.8亿人次,以前铁路平均时速还不及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如闪电般驰骋......
□麻灵芝2006年,湖南日报记者郭立亮从进入媒体工作开始,每年都会用镜头记录春运中的点滴故事,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从绿皮火车到动车“陆地战舰”,从通宵排队到手机网络抢票……春运的变化映照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印证着时代的步伐。(1月14日 影像湖南)。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近日,湖北、湖南、贵州等多地出现冻雨暴雪致多趟列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一名坐在停滞高铁上的乘客拍下对面绿皮火车在风雪中行驶,让很多网友大呼感慨。(据2月6日新京报)本来已经逐渐退出春运舞台的绿皮车,在这个冬天大展神威!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海报设计 罗乐当新年的钟声渐渐临近,春运的大幕也缓缓拉开。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启幕。自 1980 年 “春运” 一词首次见诸报端,四十余载光阴流转,春运已从最初的艰难出行,演变成一场快速便捷、充满温情的年度大迁徙 。2025年春运今日启动。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媒体上是1980年。长三角的春运,我们从1980年说起,可粗糙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客轮时代、绿皮车时代和高铁时代。客轮时代的代表线路,我们首推上海到宁波,因为宁波人在上海的比例之高可能超出你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