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工刨的话题我们聊过好多了,虽然刨在中国出现的较晚,但是其内涵却极为丰富。我们拿寸八刨为例:寸八,顾名思义就是一寸八分宽的刨刃,而日本的一寸是3.03厘米,那么寸八刨刃的幅宽就应该是3.03+3.03×0.8=5.454厘米,也就是54.54毫米。
今天和木友小九哥聊天,谈到中国传统木工用的工具,说单单平刨,每位木匠至少有七八只,长长短短一大堆。甚至一些讲究点的老师傅刨子更多,每只刨子都只干一种活儿:长料、短料;硬木、软木;木方、木板等等。看起来挺复杂吧?那么,对于初学者而言,该如何根据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刨子呢?
了解木工的内行人都知道,刨子通常分三种:中式刨、日本拉刨和欧刨。至于俄国邦克,由于其结构与中式刨相仿,因此我们通常不会将之单独分类。但是,无论外形如何变化,刨子的结构和原理还是相通的,最主要的结构就是刨床和刨刃——无论哪种刨子,这两样东西都是必备的。
传统木工属于熟练工种,需要大量的实践,短时间内掌握不了。斧锯刨凿,看似简单,其实是简练不简单,上手不易,得心应手更难。向人请教也不易,木匠自己会做,怎么做心里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得清楚又确切,可意会难言传,用文字表达清楚就更难了。没有师傅手把手当面教真的很难。
木匠,70 80后的人应该都知道,它是一种制作家具,工具,盖房子的匠人。木匠都是和木材打交道的,他们通过自己精湛的技术把一块一块的木板制作成人们生活当中所需要的工具,家具,还有房子。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很多的工具才能完成,多达几十种。
我爷爷曾经就会木匠,他十二岁学木工,经三师,过世时留下工具多种,说刨子就几十把,长有1米的,听说前面一人拉,后一个撑刨,短不到一寸,花样多得猛!这个是真正的木匠手工具。长刨,短刨,圆刨(大圆,内圆,小圆)。线刨(各种刀型5种以上),槽刨(宽窄3种以上),拉钻,搬钻,摇钻。
日本拉刨的刨刀,传统上一般采用贴钢工艺。贴钢与夹钢工艺,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刨凿等单面使用的刃具,贴钢工艺居多;斧刀等两面刃具的,夹钢居多。贴钢工艺的刃具截面可以看到两层结构:硬而脆的钢,软而柔的肉铁。这种结构有两个优势,其一是省材料,昂贵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好磨。
刻刀在原木上翻飞,或粗犷有力,或精雕细刻,经过一番雕刻,一块普普通通的原木,就完成了一次华丽变身。这小小的木雕上承载着一个艺术世界,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虫鱼鸟兽栩栩如生……这是木雕特有的传统魅力。在黄骅市旧城镇阎隆村,76岁的赵立行是一个痴迷于木雕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