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说,推广分餐公筷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筷子演进到今天,已出现竹筷、木筷、铜筷、金筷、银筷、玉筷、象牙筷、犀角筷、塑料筷等等,其品种之繁多,文化之厚重,让世界为之注目。
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这件事情的,“筷子”是由两根组合在一起的,两根就表示为一双,它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中式规矩,既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个人或人群,也不管他们或她们是哪一个国家里面的人,但凡是有做出各式各样的不良举动的人,就足以表明像这样一类的人,就是一个极其浅薄无知、无知无畏、没有文化素质与良好教养的人,在面对着这样的人时,只能是嗤之以鼻。
原标题“筷子文化中的文明和不文明”作者:韩可胜(作者韩可胜,作家、文化学者,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著有《谈诗论文》、《诗文品评》、《最美的节气诗词》等十多部)一、吃饭的工具有得吃是问题,怎么吃也是问题 “民以食为天”。
近日,为了配合一场时装秀,意大利知名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发布了一则叫《起筷吃饭》的广告片:一位亚裔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比萨,旁白用别扭的中式发音“指导”女主角吃饭。视频一经推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认为,宣传片有歧视和丑化中国文化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