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把外形普通的步枪,它就是前苏联于1944年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这把枪的主人,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神枪手张桃芳。张桃芳凭借这把普通的步枪,在32天里用436发子弹取得了击毙、击伤敌人214名的骄人战绩。
1953年式骑枪,下面我们简称53式步骑枪,仿自前苏联莫辛纳甘1944卡宾枪,是建国后我军装备的第一支制式步枪,莫辛纳甘1944步骑枪精度高,体积小,故障少,抗美援朝作战中我军神枪手张桃芳使用该枪,写下了单人狙击241个敌人的传奇。
国外曾经有一份世界十大狙击手排名,在这十个超级神枪手中有一个正是来自中国,他的名字叫张桃芳,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创下了无瞄准镜442发子弹击毙214人的恐怖记录,而他所使用的利器正是今天的主角——莫辛甘纳步枪。
从1952年春季开始,志愿军为执行毛泽东制定的“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总方针,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按照“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的作战原则,在一线部队中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活动。
1981年8月,日内瓦,第30届军事五项世锦赛。当中国运动员庞红云出场时,现场一片哄笑,因为他手上拿的竟然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枪: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在各国运动员都使用现代高精度竞赛步枪时,庞红云像是从另一个时代穿越过来的。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大型融媒报道《寻找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将士以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还创造性地制定了很多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术,利用单枪、单炮杀伤敌军单个或小群目标的“冷枪冷炮运动”就是其中的典型。
比如那启蒙式的《兵临城下》,然后是《双狙人》,《生死狙击》,《女狙击手》,《美国狙击手》等等。在这些外国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有些人不知不觉的被潜移默化,觉得那些狙击手好厉害哦,而且是国外的才厉害,好像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中国巩造九八式步枪,5发弹仓供弹美国m1917瑞士K31步枪毛瑟98B枪机左一莫辛纳甘1944左二是国产五三式步骑枪芬兰L35手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苏联SVT40半自动步枪莫辛纳甘步枪芬兰M28步枪苏联SKS半自动步枪
该枪在二战中苏军主力步枪,具备射程远、精度高、射击烟雾少等优点,供弹、发射动作干净利落。莫辛·纳甘步枪最早在义和团时期便进入中国,后期的日俄战争俄军溃败遗留了大量莫辛·纳甘步枪,之后各地军阀都有进口莫辛纳甘型步枪,1924年孙中山组织北伐,苏联便援助了一批莫辛纳甘型步枪,1917年到1924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大量白俄逃到中国,也带来了大量莫辛纳甘型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