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德国陆地方面的强大,同盟国开始通过空中力量对德国陆军进行打击,为了应对盟军在空中的狂轰猛炸,德国将适用范围最广泛的88毫米火炮应用在了防空炮方面,而比起88毫米防空炮,德国研制的FLAK38四联防空炮成为了利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防空武器变得重要起来,特别是二战那些装有厚实装甲的中型轰炸机或者攻击机在1500米这个近不近远不远的距离上使得小口径防空炮要嘛够不到、就算打上了很难造成有效伤害,大口径防空炮则是距离过近并且反应速度也跟不上飞机的速度,为了应对这个距离上的问题德国人推出了50毫米这一中口径的防空炮,这就是本文的主角,德国Flak41型50毫米防空炮。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其中有一幕是德军推出一门装在双轮支架上的武器对准已经爬上德国虎式坦克的美国大兵,在一阵急促的射击后虎式坦克上的美国大兵被打得拦腰截断、残肢乱飞,这些德国士兵推出来的武器为何会有这等可怕的威力,今天就来讲讲。
球形闪电30mm自行高炮根据数据该型30毫米机炮在400米距离内可以无差别击穿40毫米到50毫米匀质装甲,即使是重型坦克在近距离与球形闪电30mm自行高炮遭遇也不能保证不会被严重杀伤和重创,因为该型防空火炮使用是弹夹填装理论射速是一分钟450发到600发炮弹,通常情况下高强作战只
第三帝国研制并批量生产了以下用于陆地的 37毫米高射炮:3.7厘米Flak 18型、3.7厘米Flak 36型、3.7 厘米高射炮Flak 37型、3.7厘米Flak43 型和Flakzwilling 43。
88炮不仅是德国防空的利器,更是其反坦克战术中的关键一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横扫全球的冲突中,它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战报中,成为了传奇和争议的焦点。随着苏联红军的坦克大军在东线的压力日增,德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战场上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
德国二战时期的防空炮家族里,Flak 30/38型20毫米机关炮虽然好用但是顶多能对2000米高空的飞机造成伤害,在间战期内各国中型轰炸机和攻击机不仅护甲越来越厚而且高度也在不断攀升,更大口径但是也要保证一定射速的高射炮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这种思想下德国人秘密进行了37毫米口径防空炮的设计,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德国Flak 18/36/43型37毫米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