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17回写曹操再次出兵征伐张绣时,正值麦熟季节,百姓见曹操大军经过,纷纷逃避,不敢收麦。为了争取人心,曹操当即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偏偏他自己的战马却突然受惊,踏坏了一块麦田。
一、公元219年的三件大事公元219年,在三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件。其一:汉中之战结束。还在正月,曹操就接到了一则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夏侯渊被黄忠给斩了!当时气得曹操,破口大骂夏侯渊是“白地将军”,随后慌忙起兵,亲自去迎战刘备。很可惜,曹操也输了!
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建党、建军、建国功勋于一身的毛泽东主席,曾作诗《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据三国时吴国人所著《曹瞒传》载:曹操小名阿瞒,自小就是个问题少年,血管里生来就流淌着叛逆的基因,不爱读书,游手好闲,整天与几个小伙伴滚在一起,惹是生非,不是偷鸡摸狗,就是打架斗殴,有一次被曹操的叔父逮了个正着。
无论是曹操的知名度,或者是名字的使用度,都高于任何帝王,通常在知道秦皇汉武之前就已知道曹操,我周围的小孩都知道曹操,而不知刘邦朱元璋。而曹操不过一丞相,功绩统一北方,此种功绩的人物不在少数。如果非要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造就的,那么孙权刘备为什么名气平平呢?
读《三国演义》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以刘备为汉室正统,以曹操为朝廷之贼。我以为《三国演义》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作者要更好的表现小说里的矛盾冲突,势必要选出两个正反两个对立面,使读者感到善恶分明,立场明确,有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