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全面完成“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在面向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上产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为2030年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据介绍,“四个率先”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对中科院的视察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即“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中科院将“率先行动”计划分为“两步走”,即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四个率先”,到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记者了解到,“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科技产出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产出一大批重大成果。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率先在安全通信领域破题,不仅标志着我国构建全球性安全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一步,也释放出我国量子通信产业前景可期的重要信号。
此项技术引起猜测2016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了世界的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但关于量子技术的具体应用,不过实际上这种微观粒子层面的科学技术,现在已经悄悄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我国的微观粒子科技目前仅局限于保密通信和领航这两个领域。
美国实施霸权主义以来,依靠着科技领先,美国开启了对全人类的控制计划,而卫星技术,就是美国窃取他国技术、窃听他国秘密的重要途径,中国想要跳出美国掌控,量子卫星,就是破局的关键钥匙,那么美国会放任中国超越自己吗?
30秒快读1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此前,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并开通了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2当量子技术大规模商用后,未来会怎样?你可能不会再为信息安全、数据泄露而犯难,也不会抱怨预测不准确的天气预报。一沙一世界。
来源:通信信息报本报讯(实习记者 卢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及量子技术,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第四次提到量子技术。全国两会期间,量子科技也受到众多代表委员高度重视。量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由于具有相干叠加特性,可以产生“量子纠缠”。
量子科技,是国际最为关注的前沿热点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成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干线、完成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使我国在国际量子通信领域的赛道上继续保持领跑地位。
外媒称,中国15日通过一个具有重大地缘战略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展现其科技实力:打破量子通信距离的纪录。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15日报道,中国一个科学家团队15日宣布,首次使用量子技术实现加密信息的同时传输。
记者5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近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环球网1月8日报道,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实现新的突破:成功实现4600公里星地量子密钥的分发。此举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著名的《自然》杂志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又一个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