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发现|新发现!1亿年前琥珀里的萤火虫生物发光是自然界中最令人着迷的奇观之一,无论是深海中发光的鱼类还是夏夜翩翩起舞的萤火虫,都不断吸引人类探寻其中的奥秘。最近,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研究在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新发现一枚萤火虫化石。
新华社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捷克、英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一种原始的萤火虫祖先:白垩光萤科(Cretophengodidae)昆虫。与现在多数萤火虫为求爱而发光不同,这种萤火虫“老祖宗”发光可能是为了防御和自保。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林间草丛飞舞发出浪漫而神秘的信号宛如在地上点亮了盏盏天灯又仿佛在草丛间描绘出了一幅星图南京灵谷寺仲夏萤火之夜(图片来自网络)“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杜牧笔下的发光生物——萤火虫。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每年的六七月,南京就会因为萤火虫“美”上热搜。在不少南京人心里,去灵谷寺看萤火虫成了迎接夏天的一种仪式。那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它们的祖先长啥样?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萤火虫的祖先。
很多人都喜欢萤火虫,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浪漫的氛围。萤火虫 受访者 供图它是为数不多的能发光的陆生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萤火虫发光的“用途”已包括求偶行为,迷惑、诱捕猎物,恐吓猎食者等。但萤火虫最初为什么要发光,最初为什么要演化出这种能力?
#MCN首发激励计划#晋代时,车胤从小发奋好学,但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油灯供晚上读书,所以便抓萤火虫放入口袋,凭借着萤火虫的微弱亮光勉强看书。囊萤夜读这些小典故启发我们要刻苦读书的同时,却让人不禁反思:我怎么看不到车胤抓的萤火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