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很多人肯定都经历过。胸口火辣辣的疼痛感,十分“酸爽”。其实,“烧心”烧的不是心,而是胃酸反流,刺激到了食管。因为食管贯穿整个胸腔,与心脏相邻,很多人难以辨别具体位置,所以常把食管的“烧”当作心脏的“烧”。
烧心是指胸骨后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伸延,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中医历代无烧心这一名称,可归属于“嘈杂”范畴,其状如《景岳全书》所云:“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痛懊恼,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或渐见胃脘作痛”。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自己"烧心",尤其是老年人在食用一些食物之后,更容易出现。3、调节情绪要知道,胃是一个"情绪器官",长期处在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甚至引起某些胃部疾病,对胃的健康产生影响。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听到人说:也不知怎么了,我这心口突然“烧”得慌。这是由于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到食道,从而导致食道黏膜有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出现红斑、糜烂直至溃疡形成,这样就会使得患者出现“烧心”的症状。
“烧心”是指人体上腹部和胸口处有烧灼般的疼痛感,这是消化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症状,引起胃烧心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进食过快或者过多,还有少数人在饮酒或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之后也有胃烧心的症状,这些刺激性食物会引起食管中括约肌松弛,同时胃也会分泌大量的胃酸。
你的烧心,不是“烧”心,是“烧”胃。“烧心”是指心窝部或剑突后感到一种烧灼样刺痛,常发生于餐后1~2小时,如再进食,症状可能消失,有的夜间易发生,它是酸性胃液长期反流至食管下段,对食管下段粘膜及贲门口粘膜反复刺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