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起飞,密集的航线经纬交错,它们连接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城市。向东,抵达日本和北美大陆;向西,串联起印度、中东乃至遥远的欧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飞行320余次,总行程达到了惊人的55万公里。这张行程轨迹图和这两个数字,几乎构成了过去两年李耀的生活全部。
“心音、肠鸣音、呼吸音没有国界。”先天性心脏病与国籍和肤色无关,但基层漏诊可能性较高。作为儿科医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日前在第五届“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他说,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助推下,这一切有了新变化。
“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本土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逐步渗透韩国市场。”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刊文说。该报道在关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同时,还提及中国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第135届广交会或本届广交会)于4月15日—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盛会,广交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和创新产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全面提速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支持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支持医用机器人、新型生物材料等创新业态的研发注册。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高质高量才是高质量,缺一不可。先从量来说,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到43.
光明网讯(记者 袁晴)1月13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4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0.9个百分点,达到59.
中国日报11月25日长沙讯 近年来,国产农机装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更新换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不仅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许多农机装备畅销海外市场。11月24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走进中联重科,探访农机装备的新质生产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届CMEF组委会供图日前,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在广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近4000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开幕式上,主办方国药励展展览公司与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APHM)签署合作协议。
8月21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厅里,一批京产医疗机器人亮相。它们各怀绝活,已经开始在国内外的神经外科、骨科、口腔等多种手术场景中崭露头角,创下了多个全球首次。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医疗机器人的“出海”脚步正在持续提速。
■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算起,经过32年发展,张江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创新成果最突出的区域上海“新贵”商务区板块前滩,这些年吸引了330多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里,集聚数量排在第一位的行业是生命科学。
ChatGPT掀起AI大模型浪潮两年后,AI毫无疑问还是本次CES的最热词汇,不过与CES 2024不同的是,各大科技巨头更强调AI与硬件的深度融合,除了AI家电、AIPC外,AI睡眠也成为一个热门类目。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新动能加速壮大 中国持续挖掘增长潜力作者 尹倩芸2024年中国经济不仅在“量”上有所突破,结构优化也带来“质”的提升。最新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快速壮大的新动能,正帮助中国持续挖掘增长潜力。
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这些增量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新动能?新年伊始,记者走访多地企业时发现,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不断涌现,外贸含“新”量不断上升。倒立行走、后空翻,甚至托马斯旋转——这些曾经只在影视特效中出现的高难度动作,如今由机器狗轻松实现。
【宏观经济及政策】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国产高科技新产品加速出海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在深圳一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全力赶制出口海外的数字手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