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无意在网上大神发布看到天气瓶制作教程,自己刚好是化学生,看了一下需要的材料刚好实验室都有嘛。所以巧妙的运用一下实验室资源试一下咯,结果还真OK。现在发一下实践成果。需要这三样东西。分别是硝酸钾,氯化铵,樟脑。额硝酸钾因为是管制品来的,因为他易制爆嘛你懂得。
出现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神秘气象球,其实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天气预报仪器“Storm Glass”,在密封的玻璃瓶注入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樟脑等混合液,这种液体会随着天气改变面貌的气象仪,曾经普遍运用在19世纪的航海上,如果你也想看看天气是怎样随着气候变化的,可以自己动手
望着瓶子里的结晶体像棉絮般迸发,康乐社区的小朋友露出惊喜的表情,“哥哥姐姐,这是雪花么?这个小小的瓶子真的有预测天气的功能吗?”“这个小小的瓶子可以告诉你明天的天气哦,想知道原理么?”康乐社区里,传来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本文由 手工团队 半夏雨末 提供如果液体很澄清,说明天气将会是晴好的;如果液体是朦胧的,有时伴有沉淀,那么天气也会像溶液一样多云;如果溶液中有沉淀悬浮,就预示着潮湿的天气或者下霜;如果悬浮的沉淀和朦胧的液体并存,说明暴风雨将会到来;如果在晴朗的冬日里液体中有沉淀悬浮,就说明要下雪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今天是世界气象日,咱们来说说你想知道的天气涨姿势: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
纯净、清透,一眼望尽。风雨飘摇,喜怒哀乐,满目乾坤。它,就像一枚不用猜心的女子,款款萦立。晴好时分,它亦澄清。它朦胧时,谓有多云。隆冬季的沉淀悬浮,那是雪的预兆啊~这下子,你知道了吧?这是一支天气预报瓶,请在喜爱的地方欣赏它。
带拐脖的“天气瓶”,水位变化,但没有降水。“现在网上有一种天气瓶卖得很火,据说可以预测天气,是真的吗?”这几天,总有读者打电话询问。一个小小的瓶子真有反映天气的神奇功能吗?记者购买了两款“天气瓶”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些“天气瓶”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却中看不中用。
看到FB上台湾朋友DIY的天气瓶 瞬间长草節錄自 Bunsyo's Facebook我有養一個天氣瓶,它會隨著天氣的氣溫、濕度的變化而形成羽毛、葉子般的結晶。這幾天颱風要來了,剛剛發現它長出了羽毛~很美麗啊!:D但也提醒我這幾天要更加注意身體了 [size=14.
法制晚报讯(记者 吴洁 张丽) 延时摄影记录结晶变化11月21日北京迎来今冬首次降雪,暴雪预报爽约后,中国气象台发微博称“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天气预报受很多因素影响,那网上热卖的天气瓶结晶真能预报天气吗?
这个瓶子这么美,谁管它准不准呢~1. 首先你需要先准备好一些配料和一个透明玻璃瓶。配料包括:2.5 克硝酸钾,2.5 克氯化铵,33 毫升蒸馏水,40 毫升乙醇,10 克樟脑。(某宝上都能买到)2. 把透明玻璃瓶清洗、擦拭干净,不要留下纸巾或抹布的绒毛。3.
先普及下天气瓶知识:出现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神秘气象球,其实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天气预报仪器「Storm Glass」,在密封的玻璃瓶注入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樟脑等混合液。这种液体会随着天气改变面貌的气象仪,普遍运用在19世纪的航海上。
什么是天气瓶?出现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神秘气象球,其实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天气预报仪器「Storm Glass」,在密封的玻璃瓶注入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樟脑等混合液。这种液体会随着天气改变面貌的气象仪,普遍运用在19世纪的航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