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十年前,国外对中国来说就是向往的地方。那时中国人是觉得国外啥都好啊。现在我们以为国外的煤矿开采是这样的。想不到国外是这样的,果然自己的梦里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国外还会有这样一群煤矿工人,他们手握矿锄,置身于半人高的煤矿层中,日复一日地挖掘着煤。
山西,这个面积只有全国六十分之一的省份,却出产了全国近30%的煤。2023年,山西产煤13.78亿吨,创历史新高。这恐怕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数字。撑起这些的,是山西23万矿井工人,三班倒,时时刻刻,三晋大地几百米深的地下,几乎同时有近8万矿工。周进明就是其中一员。
创作不易、边挖煤边偷偷写……点个关注哈! 前言:要说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县城啥样子的工作最体面、无非就是:煤矿工人和体制内的公务员。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是福利待遇不差,而且有很好的前途。最重要的是,在小县城工作,有一定的权利和资源自然而然过得“如鱼得水”。
参观期间,按照大通煤矿的要求,凡是来煤矿参观的人,必须到井下挖一天煤。当时应该还算冬天,可是矿方只给了我们一套普通单工作服,外加一个棉背心,一双普通球鞋,最特别的是还发给我们每人一顶矿工帽,一套照明灯,灯泡插在帽子上,系上腰带,上面挂着一个充满电的大电池,有电线连接到灯泡上,打开开关,头上的灯就亮了。
中国网2月8日讯(记者胡俊)天还没亮,陈波就早早起床,急匆匆来到罐子沟煤矿调度指挥中心详细查看矿井安全情况。作为矿区的“智慧大脑”,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轮岗制,这里的每一组数据、每一帧画面都关乎背后数千煤矿工友的家庭幸福。这也是陈波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和坚持。
温馨提示:写作不易,点个关注。 前言:为了应付各项检查和要求,几百万的办公楼说盖就盖,几十块的防尘口罩让工人自己买。你是不是以为这个世界很平等?于人世间行走,人人皆往“钱”看。你若懒,在这个社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时光倒回二十年前,村里的光棍懒汉比比皆是,每天就是逛游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