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国台湾省中,年轻人出显“尼特族”这个新词,台湾把NEET音译为尼特族,NEET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简写,意即不工作、不读书、不进修的人。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社会上应该是“四海无闲人,青年皆就业”的图景。这个现象有一个国际通用名称——“尼特族”,它是英文“NEETs”的音译,是英国政府反社会排斥办公室于1999年首创的术语,指处于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三种状态并存的社会群体。
“尼特族”,它是英文“NEETs”的音译,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有将近五分之一的青年属于“尼特族”,我国的“尼特族”现象还有四个特殊成因。全面竞争加剧,二是家庭愿意提供支持,三是代际补偿心理,四是成功学心态对奋斗意识的冲击。
当今世界,伴随着失学失业青年数量的增加,“家里蹲”群体不断壮大,早在20多年前就成为困扰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难题,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苗头,一些16岁至35岁的青年不就业、不升学、不社交,蹲在家里“啃老”过活。
NEET族,通常被音译为尼特族,通常是指那些年龄在16至34岁,不升学不工作也不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在外人的眼中他们逃离了工作的压力,放弃承担应有的责任、任性的生活却又退缩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一定程度上将NEET族和社会废物画上了等号。
太长时间没出过家门了,王帅感觉迷迷糊糊的,脑海里一片空白。他不敢抬头看太阳,走路时只盯着地面,但走一段路就会开始走神。那次,王帅难得地跟着表哥到附近的劳动公园散步。他走在天桥上,意识却不知飘到了哪里,险些踩空掉下桥去。让王帅恍惚不知所措的,还有外面的世界。
@红枣jujube:不工作家里蹲实在太幸福了,每天也很充实,并且因为没有工作压力,不用动脑,能量消耗少,吃的也少,就靠躺着,都没有运动,两周我手了五斤,脸小了,变得比工作时候更加精神好看,真希望一辈子不用上班啊...
6月16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书《“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第二辑)》正式发布。↑研讨会现场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经过近10年的努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
每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是一国劳动力结构优化的主要源泉,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影响着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双降的背景下,青年就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新冠疫情对全球青年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短期周期性冲击和长期“疤痕”效应,中国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