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秀美编辑 | 杨秀美前言弘皙,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并不陌生,作为胤礽之子,弘皙在康熙皇帝的宠爱下度过了28年,在雍正帝的恩待下也有着13年的好日子。随着乾隆的登基,局面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被家族宠爱的小王子,为什么在乾隆面前却如同一颗被抛弃的棋子?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三日,68岁的乾隆皇帝下令,恢复他的八叔胤禩、九叔胤禟的原名、以及宗籍,并将他俩、及其子孙,重新收入《玉牒》。这一天,乾隆还下令恢复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和宗籍,他就是废太子胤礽的庶次子——原理亲王弘晳。
楔子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第二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此后,康熙帝对储位之事闭口不谈,朝野上下都非常不安,生怕一不小心站错队,就连隔壁的朝鲜王朝也有些坐不住了。两年后,朝鲜国王李焞(肃宗)派使者来清朝进贡,顺便打探有关储位的事情。
#文章首发挑战赛#弘皙,是康熙朝太子胤礽的嫡长子,也是玄烨的嫡长孙。出身贵重,自幼聪明,因此获得皇祖喜爱,从小就在宫中养育,由康熙亲自来抚养调教。虽然说,胤礽的太子之位两立两废,其中与弘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弘皙是前太子胤礽的次子,生于康熙二十三年,由于他的哥哥早夭,所以他就是嫡长孙,康熙对这位太孙非常重视,从小就把他接进宫中跟在自己身边,但《清史稿》中关于弘皙的记述少之又少,倒是对康熙皇帝看到弘历就喜爱不已的记述很多,这些当然都是乾隆登基后授意史官篡改了康熙实录,康熙孙子众多,很多人根本没有见过康熙这位皇爷爷,乾隆皇帝也只是在康熙五十九年时才第一次见到爷爷,他也并没有受到康熙的特别重视,能得到康熙垂青的只有长孙弘皙,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康熙于畅春园驾崩,康熙第四子胤禛继承大统,是为雍正帝。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