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赵匡胤离奇驾崩于汴梁城皇宫内。随后弟弟赵光义第二天就继位,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坊间传言,赵匡胤之所以突然驾崩,皆因赵光义鼓动哥哥大量饮酒,酒醉之后,赵光义乘机用斧子将赵匡胤杀害。
但最终夺位,这无疑有得国不正之嫌,是对君主合法性的一次冲击。在宋太宗在位期间,他的对外战争无疑是十分糟糕的,屡屡丧师失地,败于少数民族统治的北方政权,除此之外,宋太宗君德不正,淫秽事迹被记载下来,为后人所笑。
一、皇帝的品德有多重要?在中国古代的价值观中,作为一位皇帝,最为关键的是品德,其次才是能力。如果一个皇帝缺乏能力,但具备品德,那么他会被称作善君,至多被称作昏君,而不会被视为残暴之君,也不会招来太多负面评价。然而,如果一个皇帝缺乏品德,只有能力,很可能会为自己带来不良的声誉。
在诸多封建王朝中,宋朝总令人感慨万千,一方面它创造了一个盛世,另一方面它又带来了无尽的屈辱。在封建王朝诸多皇帝之中,赵光义无论从哪点来说,都与英明神武搭不上边,个人能力更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宋朝在他的手中走下坡路,实属意料之中。
公元976年农历10月20日晚上,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皇帝生涯。第一种评价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完成了北宋的统一,其为北宋的强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