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凉州词》苍凉慷慨,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苍凉寂寞的景象,诗词全文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的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在中国,笛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也是一种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吹奏乐器。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笛子被寄予荡涤邪气、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风俗通》中有云:“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句著名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春天的风景,而“玉门关”则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西起点,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是通往西域的要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许多年前,在读到王之涣的这首诗时,一座遥不可及的塞外雄关就牢牢浇铸在了我的心头。我想,有朝一日必得亲赴现场感受一番。虽说来前已有心理准备,知道这里是戈壁大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两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作为唐代边塞诗中的代表,《凉州词》以其雄浑壮阔、苍凉慷慨的意境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