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近期,以“小马宝莉卡”为代表的各种卡牌在全国多地的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类似于80后、90后记忆中的水浒卡,这些卡牌需要通过“开盲盒”来获得,孩子们通过集卡、交换、购买来获得卡牌,并将其作为“社交名片”。
据新闻坊报道,70后、80后的朋友们应该对球星卡、英雄卡这类集卡游戏不陌生。时间来到了2024年,这种收集卡牌的游戏依然火热,而且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升级版,如今,流行的是集动漫IP卡游。这些卡牌有很多等级,等级越高越稀有,有的小学生为了集到心中最想要那张卡,甚至不惜花费成百上千。
小马宝莉卡牌圈已经形成了新的“马圈”,圈中人购买、收集、交换,有人为集齐某个系列,不惜花费上千元。导读壹 ||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马宝莉卡牌集齐了卡牌火爆的三个要素:小马宝莉本身是成熟IP,精美的卡片设计加上稀缺性收集,吸引了众爱好群体。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痴迷“拆”、“集”小卡,这些卡包价格不一,从两元一包到上百元一盒不等,部分学生集卡成瘾,甚至为此花费数千上万元。这些卡牌有很多等级,等级越高越稀有,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张稀有的小马宝莉卡标价高达16万元。
最近,“见证小马宝莉卡牌拍出历史最高价”的一则消息从“马圈”里流传出来。消息称,小马宝莉卡牌-海盗碧琪PR卡,最终成交价为255666元,如此天价让不少玩家惊叹。△小马宝莉最高拍出25万元天价 图据社交平台随着小马宝莉卡牌爆火,因未成年人入局,不少家长产生担忧。
7月22日,小花在自媒体账号上更新了自己的拆卡日记,这名5年级小学生,用2个月时间,成为一名近万粉的“小马宝莉”拆卡博主。要说现在青少年群体里流行什么,“小马宝莉”卡牌一定是最火的存在。卡牌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甚至成为小学生之间的“社交货币”。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最近,动画《小马宝莉》的收藏卡牌火了,得到许多小朋友的青睐。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广州市民黎先生在网店购买了一盒小马宝莉辉月卡,收到后却发现和线下商店购买的大有不同。没有包装盒,没有包装袋,卡片上的文字印刷也不整齐,字体模糊。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财经调查》记者发现,全国多地的市场上有一种“小马宝莉”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小马宝莉”卡牌盲盒中有普卡和稀有卡之分,为了抽到稀有卡,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沉迷其中,有的孩子甚至声称能抽到稀有卡就是祖坟冒青烟,家长们对此很是苦恼。
广州开学后“学生集卡热”席卷校园,卡牌成小学生社交密码 卡牌的获得渠道极为方便,消费年龄限制有待完善 线上成交活跃,有出品方出手整顿直播间 专家称,卡牌盲盒式玩法容易上瘾,刺激过度消费,激发孩子的赌性,引发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 奥特曼、小马宝莉、叶罗丽……近期,广州有家长发现,这一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娱乐方式。对于当下“10后”的“小孩哥”“小孩姐”而言,他们最喜欢进行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集卡、抽卡、玩卡牌:小马宝莉、奥特曼、蛋仔派对、叶罗丽……“姐姐,你看我抽到了珍奇的彩虹化。这是我的第三张彩虹化,我一定要把它放在书桌上好好珍藏起来。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王柯宇周末,走进杭州湖滨银泰的卡游旗舰店,你或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货架上,奥特曼卡牌、小马宝莉卡牌、名侦探柯南卡牌等上百种卡牌码得整整齐齐;不少年轻人互相展示精美的卡册,他们要做的,是和“卡友”所拥有的卡牌进行交换,最终收集到自己的“心仪卡”。
小马宝莉卡片热销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 实习生 李世伟)近日,盲盒卡片在儿童群体热销,引发了社会关注。“10后”小孩哥、小孩姐酷爱“集动漫卡”,有的一次买5包、有的一次买10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稀有卡片甚至炒到了16万元的天价。那么小小一张动漫卡片,究竟有什么魔力?
有人说,80后的童年在集邮,集糖纸,集烟卡;90后的童年在集水浒卡,三国卡,西游卡;00后则在泡泡玛特里集着MOLLY、SKULLPANDA、DIMOO等盲盒手办。如今10后的“小孩哥”和“小孩姐”横空出世,他们又在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