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内部各地汉、回起义不断,尤其是太平天国一路所向披靡,严重威胁清廷的统治,沿海海防门户不断的被列强侵占或被迫开放口岸,苦不堪言的边陲西部门户,沙俄、英国趁机扶持中亚阿古伯反动势力内外勾结,入侵清朝新疆南疆,切断新疆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隔断南北新疆的联系,为割让新疆积蓄机会。
清末时期,新疆地区的伊犁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却有着许多被外族侵占的领土。其中,以俄国在伊犁地区的扩张最为明显。在这个背景下,清代名将左宗棠带领着一支队伍,进行了一次收复伊犁的行动。这次行动,被誉为左宗棠传奇人生中的一次伟大战绩。
清末时期,西方世界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不断解放,自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这几个国家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开始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公元1876年,64岁的左宗棠率六万征西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新疆。在西出玉门关时,左宗棠带上了自己的棺木慷慨悲歌出关西行,以示与沙俄等侵略者决一死战。左宗棠抬棺出征图伊犁河谷到底有多重要?竟让左宗棠抬着棺木出征、拼死也要收回?
而在更久之前,左宗棠更是带领清军收复新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对沙俄扬言要把兵舰开到天津,打进北京,清朝毫无惧色,罕见的硬气了一把,毕竟左宗棠正打算抬棺西征,率清军分三路攻打伊犁,这也是软弱可欺的清朝最后一次在整个世界面前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