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罐在《五十二病伤》中“角法治疮疾”是最早的记录,拔火罐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平衡火罐是以阴阳学说、脏腑学说、五行、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用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手法,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拨等良性刺激及火罐的温热效应,调理全身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肝脾肾的功效。
操作:走罐法又称推罐法,须选用口径大一点的罐子,并且最好是玻璃罐,涂好润滑油,拔好罐后,操作的人一手握住罐底部,稍微倾斜,也就是罐口的一边为着力部,另一边略提起,慢慢的向上下或左右运动,往返数次,到所拔的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者是淤血时就可以将罐取下了。
随着拔火罐家庭化的普及,当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受寒了、腰背部酸疼时,往往会给自己拔个罐。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介绍,拔火罐虽然是一种简单便捷的保健方法,但很多患者有一些误区,认为拔火罐时间越长越好、罐子吸附越紧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