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七十多岁的知名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老师应中华书局的邀请,在抖音上开播,分享自己的新著《从中州到钱塘:虞云国说宋朝》,作为一本偏向科普性质的史学著作,虞老师将自己的治学半生以来形成的历史观、价值观都融入其中,形成了一本有浓厚人文底色的断代史书籍。
贵州黔西县的小龙竟然在抖音中看到了自己9年前走失的爷爷!小龙的爷爷在2011年,63岁时,在和小龙的大伯前往福建晋江打工时,因为神志不清,不慎走失。当时家人多方寻找,及时报警,然而一直没能找到爷爷的下落。没想到小龙居然会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发现爷爷的踪迹。
余木兵的直播间有些特别。这位73岁的棕编手艺人不会说普通话。为了让粉丝听得清楚,他用语速稍慢的重庆方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更多的时候,他并不说什么话,只是像变魔术一样,随手拿出制作巧妙的棕编作品,在镜头前展示。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在邯郸有这样一位书法教师,别人在室内上课,他却在路边摆摊;别人按时收费,他却分文不取。他用一块黑板、一盏灯、几支粉笔搭起一个简易课堂,又用9年时间带出2000多名学生,成了当地的“网红教师”。他叫李贵江,今年73岁,是一名热爱书法的退休职工。
(记者:冯沛然)近日,山西一位古建筑专家在短视频平台讲述古建筑知识圈粉无数,今年虚岁73岁的王永先,大半辈子都在和古建筑打交道。退休后,他把“课堂”搬上短视频平台,亲自出镜,实地讲解古建筑里的斗拱特点。
在文化内容极大丰富、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的当下,更需要包括“用户”在内的创作者深刻认识自我、吃透生活、感悟人生,讲述独特且充满正能量的故事。73岁的“北海爷爷”凭借儒雅气质在网上走红;89岁的“敏慈不老”上传的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近500万;79岁的“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抖音上有1500多万人关注。近来,“银发网红”不断刷屏,在网络媒体中洒下一抹美丽的风景,让人惊呼“这下,轮到爷爷奶奶成为网红了”。综观这些“银发网红”们的作品,可以发现热度高的往往是长辈们讲述自己人生故事,给人以思考与启迪的视频。“穿高跟鞋的汪奶奶”一开始以时尚装扮、精致生活的内容受到关注,后改用“过来人”身份分享人生经验,赢得了更多粉丝。
“看黄老师的视频,不是见证奇迹,是奇迹爆发!”在抖音上的粉丝眼里,年过七旬的@向明人黄曾新,像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为什么海里的鱼被雷击中,不会变成烤鱼?电击魔术中,为什么电流可以通过人体?传说中的永动机是怎么一回事?在黄老师的抖音视频里,都能找到答案。
6月1日晚8点,抖音联合北京卫视共同推出“抖音科学夜”主题晚会。本次晚会以“点亮每一刻好奇”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刘嘉麒领衔,邀请多位科学家、教授、抖音创作者,分享科学知识。用户搜索“抖音科学夜”即可观看全场晚会,并了解嘉宾介绍、幕后花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