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去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时出手抑制价格,后来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落,但是现在随着原材料价格开始二次上升,中国再次出手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已经发文要求抑制价格过快上涨,期货交易所再次提高关键商品的保证金和手续费。
大宗商品涨价的核心还是供需问题,如果不解决供需问题,这会产生经济危机。最近天然气,锂资源,化工等大宗商品出现了集体大涨,这背后反映的问题其实是供需发生了变化,化工,天然气价格大涨主要是生产成本增加,锂资源大涨主要是供需紧张,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供需发生了变化。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正迎来全面上涨。从原油到有色金属,再到棉花这样的农产品,涨价声此起彼伏,这也让人担心,全球性通胀压力正在增大,风险正在累积。
财联社1月13日讯(编辑 冯轶)由于美国就业数据强劲提振再通胀预期,港股大宗商品概念近期也开始逐渐活跃。今日恒指延续下行趋势,但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板块均逆势上扬。据上周美国最新公布,2024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6万人,预估为增加16.5万人,前值为增加22.
本报记者 李成刚“去年年末以来,92号汽油已经连涨了八九次,估计马上就摸上7块钱的门槛了。”银川市北京西路一家加油站,刚加完油的张先生在结账时和本报记者说:“前前后后涨了1块多,看这趋势还要涨。”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带动了通胀预期上升。
中新经纬5月23日电 题:大宗商品涨价,对股债市场有何影响?作者 周君芝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近期铜、银、小金属价格接连创下新高,同时航运指数高涨,加之开年至今A股周期板块表现不错,港股也迎来阶段性大反弹,市场似乎有预热通胀交易的倾向。通胀交易是否已经拉开序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翁榕涛 实习生 曾凯 广州报道上周(1月13日-1月17日),多数期货板块价格上涨,原油受外围市场走高带动,周涨幅超9%;受供应偏紧影响,黑色系表现强势,多晶硅期货创上市以来新高。就国内期货市场具体来看,能源化工板块,燃油周上涨7.52%、原油上涨9.
题:《李兴:大宗商品上涨对市场影响几何?》大宗商品涨价潮,短期利好上游行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大宗商品涨幅虽有所回落,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2.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2.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5.6%等。
大宗商品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大宗商品供求和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高度相关性。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能源、矿产、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往往能够预示经济运行的脉动,反映宏观经济的趋势性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