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今为中易水,西南源于河北省易县西部山区,上源多条支流汇于安格庄水库,再由水库向东流,经燕下都故址南,在周任村出易县进入定兴县,在北河店与北易水,入南拒马河,全长130公里。
古龙小说中有一类人,除了主角之外,他们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是古龙小说中的标配,他们就是刺客。九百年后,一个叫骆宾王的人,在奔赴幽燕之时,路过易水,想起荆轲当年送别时候的盛景,再看看自己孑然一身,不由得一阵伤感,写下了后来的唐诗名篇《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史说雄安】②慷慨悲歌:“易水送别”的雄安往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因上疏触怒武则天而下狱的大诗人骆宾王遇赦出狱,受命奔赴幽燕(今河北北部,包括雄安新区)戍边,路过易水写下了这首怀念荆轲的《于易水送人》。
背景: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发源于太行山脉东麓,向东流经易县、涞水县等地,汇入南拒马河。望着千古以来奔流不息的河水,想到唐朝武后的擅权和自己的报国无门,非常感慨,触情生情,写下了《于易水送人》这首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公元678年骆宾王作长安主簿,但好景不长,这年遭人诬陷被捕入狱,第二年骆宾王遇赦出狱离开长安时写下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原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关于诗题:在俞先生的那本《诗境浅说》中该诗题目为:“易水”,在网上查了一下,大都以“于易水送别”为题。我以为“于易水送人”作为该诗的题目是不适宜的。第一,该诗中未见一个“送”字和“友”之类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