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等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手机号注销再重新使用,不仅让下任号码主有着被陌生电话打扰的烦恼,也可能给上任号码主造成财产损失。针对这一现象,江苏省消保委发声,呼吁相关部门完善手机号"一证通查"服务,经营者尽到告知提醒义务。
近日,“注销手机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很多人这才关注到自己随手注销的手机号,有没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就在刚才,中国移动官方客服给出了回应,他们给出的最新解决办法是将联合工信部继续扩大”二次号码“解绑服务覆盖的应用范围。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消息,其旗下微信公众号“一号通查”推出手机号“一键解绑”服务,可解除本人持有号码前号码注册绑定的互联网账号关联关系,覆盖微博、淘宝、抖音、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小米生态等互联网应用。
近日,有网友向“天眼问政”栏目留言,其手机卡在10月份被移动公司停用通话功能,11月份去营业厅注销电话卡时,工作人员以需要警方开证明为由拒绝。此后她去派出所开证明后再去营业厅办理注销业务,工作人员又让她下一个月再来。她质疑:之前为什么要无故关停我的手机?
在手机号码被停机的一年多时间里,梁萌新不能拨打电话,登不上办公软件,连带绑定的银行卡支付也成了难题,必要时只能先用花呗。 2023年8月1日,当四川移动公司误将她的手机号判定为“涉嫌电信网络诈骗”,这个159开头的号码,仿佛被宣判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