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得不谈到一个庞大的患病群体,即尿毒症患者,有些患者可能有疑问,为什么肾衰竭就一定要透析呢?如果刚进入尿毒症不久,人体还可以代偿,怎么代偿呢,甲状旁腺开始增生,为满足身体需要,分泌大量的甲状旁腺激素,这个激素是干嘛呢?
01.选择正规医院就诊,避免病急乱投医 02.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擅自加药与停药 03.控制血压达标,避免随意服用降压药 04.定期监测指标,避免尿蛋白持续超标 05.防治感冒与各种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06.早睡早起勤喝水,避免熬夜饮料与憋尿 07.清淡少盐不吃辣,避免荤油酱精与烟
首先这个得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还有少部分尿量的情况,不去透析可以坚持比较久,虽然说还有少部分尿量,但是达不到正常人一天的尿量的话,你喝进去的多,排出来的少,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水肿,还有各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毒素排不干净,也会导致各项指标慢慢的升高,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具体的我也不能说得太详细,因为我不是医生,说得太详细视频可能会被平台下架,第二种情况就是没有尿量的患者,喝水少一点,坚持三四天不去透析,基本没啥问题,坚持四五天不透析的话,身体就会出现水肿,严重的话会出现呼吸困难,会不停的咳嗽,要是坚持一个礼拜以上不去透析的话,就已经很严重了,身体各个器官都会受不了的,会衰竭,特别是心脏,还有肺部积水,简单的说,再不透析就直接会嗝屁,所以说得了尿毒症的为什么要隔两三天透析一次,不透都不行,大家明白了吗?
25岁的彬县小伙两年前因为周身乏力在当地就诊,测血压高达160/100mmHg,患者并没有重视,未继续诊治及服药,一年前再次因周身乏力在西安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仍不愿意血液透析,之后来到了西安市中医医院,找到肾病科范彩文副主任医师,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生。我可以这么说,有不少的肾脏疾病(既有原发性的,也有继发性的),如果在早期没有重视起来,进入慢性肾脏病期,发展到最后,就是“尿毒症”,所以在我国,尿毒症患者是较大的一个患病群体。
临床尿毒症的血液透析治疗的指标标准习惯确定于血浆肌酐值达到707umol/L以上,尿毒氮达到30mmol/L以上,另外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需要采用透析疗法。如果这三个指标正常,即使肌酐超过707umol/L,也不一定立即需要透析治疗。
按照我国统计,慢性肾脏病人群约10.8%,也就是说每10人至少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而事实上,慢性肾病从大范围讲包括慢性肾衰竭,不过大部分人认为肾脏病末期才是肾衰竭,跟尿毒症等同,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根据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在202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7年,国内的透析人群已经有58万人,也就代表中国患有尿毒症的人群已经超出58万人,关键是这样的数据不是最终的,未来还会继续增长,从现有的患病人群来看,尿毒症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根本原因还是疏忽了对肾脏的保护,且持续不断的在伤害肾脏,如此情况下,就会增加患上尿毒症的风险。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不太高的患者,经检查其血肌酐一般都在200μmol/L上下,或120μmol/L以上,或150μmol/L到200μmol/L,或250μmol/L上下等等,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或失代偿期,并未到肾衰竭期与尿毒症期。
前不久,一位透析了七年的尿毒症患者李大爷,因为左上肢动静脉瘘闭塞5天,急匆匆从江苏盐城赶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住院,因为失去血透的血管通路,李大爷已连续5天无法血透,他随时可能因为尿毒症毒素储留在体内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