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小小的丝瓜络,国内的两元店能买到一块,在海外电商市场上能卖出十几美元。杨淑娟是一位90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她和团队用一根丝瓜络,闯出了一条从田间地头到国际市场的“新丝路”,让人看到了河南特色农产品出海后的无限可能。
大河网讯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己的优势?1月18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淑娟用一根丝瓜络,讲述了自己的返乡创业故事。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雷显会 廖小燕)7月31日,位于商城县河凤桥乡新桥村的丝瓜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摘下一条条由青变黄的老丝瓜,运到渠边,就着清清的溪水,剥去粗糙外皮,雪白如玉的丝瓜络就呈现出来。“我们这儿种丝瓜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卖丝瓜络。
中新网重庆10月16日电 (梁钦卿 廖唯)连日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桐楼乡的丝瓜络加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1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制作丝瓜络产品,只见一根根干丝瓜络经过漂白、压片、裁剪等工序,“变身”为精致的鞋垫、杯垫等。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23年11月22日,极目新闻报道,在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当地村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销售门路,仅一年的时间就向国外销售了400万的货物。
冬日暖阳下,新收获的丝瓜堆满仓库,忙完农活的村民端坐在缝纫机前加工丝瓜络产品,不一会儿,一个个圆圆的丝瓜络茶杯垫便制作出来。12月6日上午,社旗县饶良镇程洼村村民崔燚博、曹方夫妇开办的家庭作坊里,村民们正在赶制丝瓜络订单产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郭北晨1月18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前,“代表通道”开启。这条通道一头连着发展大计、一头连着民生关切,10位省人大代表集中亮相、接受采访,围绕社会关切,聚焦“民之所盼”,分享鲜活的履职故事,传递民生温度,凝聚信心力量。
中新网郑州1月1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一个红薯,打通60亿元的酸辣粉产业链;一根丝瓜络,在海外市场卖到十几美金;一粒茶籽,为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显著贡献……正在进行的河南两会上,“土特产”不仅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1月17日起,河南再次进入“两会时间”。政协会议开幕前的“委员通道”、人大会议开幕前的“代表通道”,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从2019年河南首次设立至今,每年开启的两会通道像一个窗口,拉近着公众与严肃政治生活的距离。
冬日暖阳下,新收获的丝瓜堆满仓库,忙完农活的三五村民端坐在缝纫机前,忙着加工丝瓜络产品,不一会儿,一个个圆圆的丝瓜络茶杯垫便制作出来。11月26日上午,社旗县饶良镇程洼村,村民崔燚博、曹方夫妇开办的家庭作坊里,村民们正在赶制丝瓜络订单产品。
来源:【未来网】近日#小山村丝瓜络征服老外一年卖400万#登上微博热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全球市场”曾经被村民拿来刷锅刷碗的丝瓜络如今摇身一变经过加工通过电商及外贸出口到国外成为畅销的洗澡擦、洗脸巾和鞋垫不仅一年卖了400万元还带动了近百人再就业小小丝瓜络,为何有如此大的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刘宏冰 通讯员 廖小燕7月30日,骄阳似火,位于商城县河凤桥乡新桥村的丝瓜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摘下一条条由青变黄的老丝瓜,运到渠边,就着清清的溪水,剥去粗糙外皮,雪白如玉的丝瓜络就呈现出来。“我们这儿种丝瓜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卖丝瓜络。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仝瑞勤):1月18日,在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淑娟向记者们展示了她的致富法宝——丝瓜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