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走后,在隔壁王婆的撺掇下,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两人日日在王婆的茶楼相会,只瞒了武大一人。武大见没人来睬他,气得发昏,嚷道:“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不得了,我兄弟武二,你须知他性格,倘若早晚归来,他肯干休?
前言:一句“大郎吃药”,让很多人记住了《水浒传》中的小人物武大郎。武大郎第一次登场是在《水浒传》第22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在景阳冈徒手打虎后,来到阳谷县做了一个都尉,有一个人在背后叫了他一声。
北宋神宗年间,清河县有一武姓人家,男的叫武良,娶妻杨氏,夫妻俩以卖炊饼为生。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武植,长到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做炊饼、卖炊饼。武家家境贫寒,武良夫妻又不舍得吃喝,武植从小就营养不良,生得矮小。武植十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天,被西门庆打成重伤的武大郎,无比悲凉的躺在床上,伤口时不时发作,让他疼痛难忍,潘金莲在一旁心不在焉的伺候着,旁边的一碗毒药,让她纠结不已。突然,神色慌张的王婆敲门进来,用眼色示意潘金莲拿毒药去喂武大郎。
自从《水浒传》出了个潘金莲,武大郎便成了窝囊男人的代名词。在民谚、“官话”中嘲笑、讥贬武大郎的段子多不胜数,如:“武大郎卖凉粉——人怂货囊”,“武大郎玩夜猫——什么人玩什么鸟”,“武大郎攀杠子——两头够不着”,“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能进来”,“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水浒传》中,武大郎的一生,可以说是步步心酸,步步坎坷,让人看了唏嘘不已。武大郎本人其貌不扬,人送外号“三寸丁谷树皮”,三寸,言人极矮,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了,连小人国的人都比三寸高,何况武大郎只是个普通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