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基本情况回顾 生产队最原始耕作方式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公社的情况。这篇文章为年轻朋友介绍一下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情况。那时的公社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有着乡镇的基本功能,但和乡镇的性质是不同的。乡镇是一级政权机构。而公社只是农民自治的领导机构。
那时的农村农业组织模式叫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最上一级是人民公社,规模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它既有基层政府的职能,更是一级农业经济组织,它下辖生产大队,大队的规模就是现在的行政村,生产大队下面,又分为若干生产小队,每个小队大约有一二百人,三四十户人家。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那段辉煌的历史了,但凡经过那个时代和亲身经历过的朋友们,都应该是知道生产队的生活是多少的幸福、快乐、美好。现就我的亲身经历告知我的网络朋友。 我出生于1954年10月,我的家乡位于川东北岳池临溪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座落于华蓥山下,渠江河衅。
然而事实是后来农业连年大丰收,生产队就被称作“大锅饭”典型,全部成为历史。生产队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几乎是难懂的“历史名词”,但作为60年代和70年代人来说,生产队是“无法抹去的记忆”,这里曾经是他们每个人的家。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的镇叫人民公社,村叫生产大队(简称大队),组叫生产小队(简称生产队)。村民有个共同的称呼,叫公社社员(简称社员)。我们村全大队有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里的社员几乎全是同一家族。社员都参加集体劳动,上工叫出工,收工叫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