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1665年,44.5x39cm,布面油画,现藏地:荷兰,海牙毛里斯博物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黄金时代巨匠维米尔的代表作,是一幅小小的油画,比八开纸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经干得开裂,但就是这样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画,却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游人看客在画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油画艺术的重要变革时期。西方艺术史称这一时期是西方绘画从传统的古典油画时代进入现代油画时代的分水岭。那么,20世纪以前的西方油画是个什么情况,有哪些特点特征?20世纪以后的西方油画是个什么情况,又有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聊一聊18世纪的意大利画家提埃波罗,他的艺术特色是:以轻快、亮白的色彩,戏剧画的构图和画面设计塑造画作的人物场景,带有阳光效果和愉悦情绪,画面总是给人轻快透亮,充满玄妙空想的感觉。提埃波罗是欧洲洛可可装饰艺术最后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大师。
欧洲于18世纪前半叶,特别是在法国,出现了一种精致的、感官的而且变化繁缛的艺术,乍看之下,这似乎与启蒙运动的理性思想相悖,确实如此,当时多数的理论家皆从此一观点批评这种艺术形式,不久之后,随看革命时代的步履,此艺术现象被戏称为“洛可可”,一种由贝壳与类似贝壳的图形所制成的小巧甜食
16世纪的意大利画家柯勒乔从曼坦尼亚、达芬奇或其北方追随者的作品中,发展出最优雅温和的个人风格,而且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拉斐尔的签字宫和提香的《圣母升天》等更加扩充了他的想法,即使他只能从图画中得到二手的认识,但是柯勒乔的绘画完整地表达了16世纪初的新颖概念,而他对年轻之
16世纪开头几十年的伟大时期,尼德兰出现的杰出艺术家不像15世纪那么多,在15世纪像扬·凡·艾克、韦登、格斯那样的大师已经名满全欧洲,而这一段时期的艺术家,至少像德国的丢勒一样去努力接受新学术的艺术家,往往既忠于旧的方法,又热爱新的方法,想让二者兼顾。
聊一聊19世纪英国画家爱德华·琼斯笔下的有关女性题材的油画作品《考费杜阿王和乞丐女》从整体来看,整幅画作的内容细节非常丰富饱满,甚至可以说是让人眼花缭乱,因为画中的色调多样,而且又相似,恰好画面的色调,它并不是那样的浓艳,而是显得有些淡泊,于是缓和了观赏者在欣赏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只要我们稍微静下心来仔细看整幅画作,就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了,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讲,主要是画面中的几何造型太多了,比如长方体,正方体,多边菱形 体,因为这些我们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从画名来看,我们就知道这幅画中的主体人物就是一男一女——考费杜阿王、乞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