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病毒,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出对他们的憎恶和恐惧,毕竟病毒家族中的一些“好战分子”给人类带去了巨大的灾难,那这些病毒家族真的都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吗?有这样一种病毒,它是细菌的天敌,彼此之间已经战斗了上亿年了。
在地球生物圈里除了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微生物,而在微生物之中,细菌的数量又是最多的,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地球上的细菌总量大约有5 x 10^30个,不管是天空中还是地面上,又或者是在海洋里,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PCR之父“凯利·穆利斯不过就实际应用的效果而言,这些崭新的研究方法却只带来了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像是那些转为医疗之用的人类基因体研究结果,这使得人们又将研究重心移回细菌身上。1995年,凡特以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序列展开他身为基因学家的研究生涯,这同时也是史上第一组完整的基因体序
无处不在 4 敌人的敌人 可用作药物的噬菌体病毒 进入20世纪之前,科学家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病毒的重要知识,他们知道病毒具有传染性,体型小到不可思议,也知道一些病毒会导致特定的疾病,如烟草花叶病和狂犬病等。
导读抗生素滥用,正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甚至出现超级细菌,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朱同玉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已经建立了噬菌体菌株库,这些噬菌体可以治疗95%以上的超级耐药菌。
2月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情况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介绍,药品筛选和治疗方案已取得积极进展:科技部组织全国优秀的科研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筛选、体外酶活性测试等方法对七万多个药品或化合物进行筛选,目前,科研攻关组
前不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评选、发布了19张“2024年度最佳科学图片”。东南大学田磊研究员的科研成果“噬菌体微米级仿生鲜花”的图片入选。这是一项什么研究成果?又为何会呈现鲜花一样的形状?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田磊。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项研究成果一个是阿诺德的“酶的定向演化”另一个是“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由史密斯和温特共同获得 噬菌体展示技术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噬菌体在其他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比如,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推动了包括DNA和RNA聚合酶等各种重要操作酶的发现和
8月28日,在北科生物大厦举办的“创新知行荟”活动中,马迎飞表示,相关研究已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中获得重要进展,这也是深圳首例应用。马迎飞博士细菌的“完美终结者”据悉,过去我国的抗生素使用占全球使用量的一半,其中48%用于临床,52%用于畜牧业。
噬菌体英文名字的词缀,来源于希腊语的“吃”,顾名思义,这种古老的病毒,正是以“捕猎”细菌为食的。最新的消息是,研究者利用噬菌体培养物,解析了肠道细菌和噬菌体长期共存的可能机制,并展示了这些噬菌体在肠道菌群调控中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