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昌3月27日电 题: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记者 郭晓莹又到放流季,一批子二代中华鲟将陆续踏上“回家”的旅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博士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揭秘这些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如何“学习”适应自然环境。
作为洄游型鱼类鲟鱼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养殖大连普兰店区大力推进鲟鱼海水化养殖打造国内最大的海水鲟鱼养殖加工基地来看视频↓↓↓眼下,鲟鱼已经进入春季繁育的高峰期。在位于普兰店的大连昌盛源水产公司,每天有200多万枚鲟鱼卵孵化、分拣、育苗。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1988年,长江中的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白鲟已逝,长江生物系统现状再次引起人们的担忧。而同样作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的中华鲟也岌岌可危。
一周前,他还处于“极其焦虑”的状态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水产行业管控升级,名列《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鲟鱼被一些水产市场禁售,网络渠道也被封闭,加上交通受阻,存塘的成鱼和鱼苗都“游”不出去。“如果鲟鱼一直禁售,全国的鲟鱼养殖户会彻底死掉。”红星新闻记者王垚 彭祥萍 图
“中华鲟感觉有点热了,很不舒服。”为了让国宝平稳度过高温期,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物种保护团队,冒着酷暑,给中华鲟室外鱼池持续降温。潜水员将取水泵放入室外大型水池底部取水。潜水员冒着高温在作业。
红网时刻新闻5月29日讯(通讯员 杨能广 张海兵 郭雅倩)5月27日,笔者走进位于坪上镇温泉村的新邵县泉鲟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中华鲟养殖基地,但见清澈的天然山泉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养鱼池,成群的鲟鱼在池中欢快地游弋,合作社负责人颜海清正在给鲟鱼投喂饲料。
视频:三伏天将至 看如何守护“鲟宝宝”安全度夏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卢艳 胡威虎)荆州,拥有全国最多子一代中华鲟种群。连日来,荆州高温持续,对人工养殖的冷水鱼中华鲟来说是个挑战。“鲟宝宝”们如何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