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腊月二十三,是热闹温馨的北方小年。人们用甜蜜的灶糖“祭灶”,祈愿灶神“上天言好事”;大扫除扫去一年的尘埃,迎来洁净与希望。窗花映照盈盈笑意,饺子承载团圆的期盼。这一天,春节的序幕拉开,家的温暖、年的味道就要到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1月14日,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作为除夕春节到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小年的中心内容是祭祀灶神。祭祀灶神的仪式称为“祀灶”“送灶”或“辞灶”,寄托着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阖家平安,吉祥如意。
小年,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通常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古已有之的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虽然小年的时间南北不相同,但过小年的传统民俗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要进行“祭灶”“扫尘”等活动,尤其是祭祀灶王爷,是过小年必不可少的古老传统。
导语:小年祭灶有讲究,牢记:1要祭,2要吃,3要做,龙年不富也安康“朝朝暮暮,岁岁平安。一岁一礼,一寸欢喜。” 腊月二十三就是北方小年了,别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会略有不同。
腊月的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节,也称之为“小年”,这个节日比较特殊,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日期和概念,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要晚一天,还有一些生活在水上的人家,要等到腊月二十五日才过小年,所以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太一样,通常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要迟一天,通常到腊月二十四才开始过小年,但民俗活动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祭灶”和“扫尘”,这项民俗活动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数千年,表达了大家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岁时风俗相传久,祭灶扫尘迎小年】还有一周过年了小年快乐你家小年怎么过 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俗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过年模式”,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喜气洋洋过个好年。今年,有人已匆匆踏上回乡的旅途,有人选择了就地过年,无论在哪里,年味不打烊!
“今岁小年春气早,梅花已过木芙蓉。”明天腊月二十三,国内北方地方已经开始“过小年”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祭灶是一项重要的习俗。祭灶,即祭祀灶神,民间传说灶神会在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为了让灶神 “上天言好事”,人们在祭灶时可是有不少讲究的。那么小年祭灶有什么讲究呢?
来源:IC photo2021年2月4日报道,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称的北方“小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今天开始,祭灶、扫尘、穿新衣、剪窗花、贴春联…家家户户忙新年!小年习俗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小年是祭灶的日子,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小年这天,家家户户恭敬祭灶,摆好供品、奉上灶糖,好让灶王爷顺顺利利回到天上,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讨得来年的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