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已基本平定南方割据势力,新生的大宋政权也趋于稳定,正当大臣们为其道贺之时,他却忧心忡忡的说: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又何谈统一呢?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在大宋开国皇帝的心中是何等重要,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哪里?
失去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再没有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一直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燕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来。那么,燕云十六州究竟在什么地方,他对中原王朝又有哪些深远的意义呢?
读过小说《杨家将》、《岳飞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北宋和南宋是遭受异族入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两个朝代,曾发生了杨业饮恨陈家谷、徽钦二帝被掠受辱、岳飞悲歌风波亭等让人伤痛的事件,每次说到这段历史,人们都会提到燕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在历史上这个名词很出名,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领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幽州和云州包围中心的十六个州组成,即今北京、天津北部就是海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福建省或者河南省。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长城一线,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古语有云,"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峦复岭中有五关,居庸可以行大车,通转饷,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不可行车,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止能通人,
燕云十六州,又叫幽云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之后,幽云十六州便掌握在契丹人手里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发动了三次战争,但始终未能如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大宋朝廷发起了第一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电视剧《燕云台》中提到的“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朝不可触摸的痛。公元936年,后唐明宗女婿石敬塘叛变,为了得到契丹军事援助,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门户洞开,华北平原完全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
燕云十六州,也就是幽州(北京)和云州(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位于海河流域的北部。中国的汉族人,只要提到燕云十六州,就会想起北宋那段割地、赔款的历史。整个北宋一代的名将、文人,做梦都想收取这个地区。但是,北宋最终是失败的,对于汉家王朝来说,这是悲剧。
导语:燕云十六州,古代统一或者地方割据政权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的前线。从春秋开始,燕云地区就已经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修建了最早的燕长城。秦朝统一天下,燕云之地开始设立郡县,修建驰道,以加强与咸阳的联系。
燕云十六州通常指由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以及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北的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九州,合计共十六州 。采自李谷成《辽代南京留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