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在将家中《兵器》数字化保存过程中,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1991年1月17日凌晨,在对F/A-18C“大黄蜂”编队长机实施了一次徒劳无功的攻击后,伊拉克空军米格-25PD飞行员祖海尔达乌德上尉转弯向东,并开启加力。在前方不到30公里的北方,美国海军的另一架“大黄蜂”正在加速准备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
空战趣事(下篇)作者署名:晨枫编者注:在刀光剑影的空中战场上,从来都不乏奇闻轶事。在这些乌龙事件中,跳伞逃生的美军飞行员可以掏出随身配枪爆头日军驾驶“零”式的飞行员;英国、以色列、埃及三家的喷火战机也可以不分彼此地混战在一起;美国海军的试飞员发射一枚导弹竟然击落了自己驾驶的飞机.
米格飞机的叛逃在现代战争中,战斗双方的对抗往往是一场武器的对抗。冷兵器时代的近身肉搏式战斗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远距离甚至视距外对抗。在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对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双方武备的竞争。
让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那瓶“洗衣粉”人尽皆知,但被同列为罪状的“被俘飞行员斯派彻”事件你知道吗?在彭萨克拉展出的AA403号机复刻版海湾战争中唯一被伊军战机击落的F\A-18“大黄蜂”飞行员,成为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筹码,美军让一个死人死了又活,活了又死。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