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回顾:大清帝国——第四十六个陆上第一强国。导语: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帝国在被大清帝国压制的两个多世纪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将势力拓展至欧洲大陆、亚洲的西伯利亚、西域、蒙古和东北乃至美洲的阿拉斯加等地区,成为了继蒙古帝国之后版图面积达第二位的陆权大帝国,在辽阔的世界岛上与大英帝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大博弈局面,直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俄罗斯帝国只存在了不到两个世纪,或许算得上短命。然而,从1721年建立到1917年灭亡,这个帝国通过侵略、战争和条约,将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有余,并从一个落后、孤立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在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上可与不列颠帝国匹敌的强国。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英国、日本和俄罗斯,被视为三对近代中国影响具备代表性的国家——比如,第一个让清帝国割地赔款的国家,是遥远的大英帝国。而对中国祸害最深的,则是东方的日本。抢夺中国土地最多的,则是俄罗斯帝国。
这是我的视频专辑“从历史的视角看时事”——俄罗斯系列(四)视频链接在文章末尾,这是文字。以下是正文:欧洲教权横行的时期,史称“中世纪”。一般认为开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476年,结束于东罗马帝国灭亡的1453年。
李珂.“神圣的俄罗斯”之争.读书,2024,:160-168.在个人回忆录《活过:一个无根之人的回忆录》里,派普斯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旧制度下的俄国》讲述了从古代到十九世纪晚期俄罗斯国家地位的演变,强调了沙皇权力的世袭垄断本质,这一特点延续到了苏联。
随着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不断完善,将反对自己统治的人流放至西伯利亚成为了沙俄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沙皇统治逐渐腐朽,西伯利亚的作用竟悄然发生了改变,这里不但不再是反对者的噩梦,反而成为了各路反对者交流革命思想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