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林药师收到一条来自糖友咨询:自从这位糖友,3年前确诊了1型糖尿病之后,每天坚持接受着胰岛素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较稳定,但是最近半年来,在他的生活规律不变,同样的饮食、同样剂量的胰岛素,他的血糖控制却越来越差,昨天测空腹血糖4.7mmol/l,今天血糖高达9.6mmol/l,血糖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甚至还出现了夜间低血糖。
血糖类型不同,控糖方法不同有糖友问,空腹血糖高,医生建议要调药;为啥餐后血糖高,不需要调药呢?这是因为,血糖类型不同,控糖的方法就不一样。要想真正管住血糖,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血糖类型,然后才能用对方法。我国已经确诊的糖尿病人中,血糖达标率只有30%。为什么这么低?
冬季往往是平均血糖最高的季节。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糖发生较大的波动。这几日气温暴跌,想必很多糖友也一定为此发愁。气温下降,是如何影响血糖的? 一是气温降低会导致人体皮下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而胰岛素是需要注射到皮下毛细血管吸收后再进入全身,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的。
案例回顾:李大叔,年龄57岁,2型糖尿病8年。目前使用速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缓释片。近期血糖监测显示: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8mmol/l以下,餐后一小时血糖较高,在10mmol/l-15mmol/l。
半年前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7.8-14.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于6.7-24.7 mmol/L,HbA1c11.7 mmol/L,遂收治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给予甘精胰岛素18 IU、门冬胰岛素三餐前6 IU治疗,出院后予“甘精胰岛素U100 16 IU、二甲双胍0.5 g/bid、瑞格列奈2 mg/tid”控制血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严江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通过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促进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又被形象地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是三高里面危害性最大,控制最难的一个,即使每天都在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还是没有办法让血糖稳定,稍不注意血糖就会升高,在用药的过程中,用着用着眼睛就看不见了,用着用着就糖尿病足了,而且需要住院截肢了,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