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家长和老师都很关心预防孩子近视,却对“远视储备”不甚了解。
在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近视门诊量翻了一番,日均有400多名儿童检查视力。专家称,检查发现不少患儿半年内近视了100度以上,这可能与上学期和暑假期间 用眼过度、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缺少户外活动等因素有关。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远视眼,这是爸爸妈妈为孩子储蓄的一笔“远视储备”金,只不过爸爸妈妈将这笔钱存在了孩子的眼睛里,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一直到12岁,这笔钱基本上就用光了,孩子的视力也会从生理性远视转化到正视眼。
Hi~我是视力银行,你3岁左右就获得了最高额度300度的远视储备金,所以宝宝基本都是远视眼。而近视,是你过快地使用了远视储备,还未成年,已经因为过度用眼而消耗殆尽,甚至开始透支,这样就很快会变成近视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日前接受了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李莉介绍,儿童的视力是一个由低到正常的过程,刚出生0-1个月的新生儿只有光感,只能分辨出亮光。满月的时候,视力也只能分辨手动。儿童的视力是一点一点发育的,每个月,视力增长大约在0.01-0.
半月谈记者 王井怀你知道孩子天生便是远视眼吗?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眼球为远视状态,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到12岁左右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远视储备是青少年近视的“缓冲区”,是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防控“小眼镜”,是民生大关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近日,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2023年6月发布的《近视防控三十问答》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三十问答(2024年版)》,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回答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预防类、常识类和干预矫治类问题。——预防类——1.
为引导广大儿童青少年寒假期间科学用眼,规律作息,主动预防近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修订形成2024年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科学引导。一、主动预防篇:早检测、早预防1.为什么说寒假是近视防控的重点时段?
暑假时间长、天气热,孩子容易出现生活不规律、 缺少户外活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情况,易发生近视或近视程度加深。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眼科专家提醒家长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一到暑假,医院的眼科门诊就会特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