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少有关于一战的电影,确实,如果是二战,苏联有惨烈的卫国战争,德国有人性与命令的反思,英国有不屈不挠的顽强,美国有杜立德的主旋律,犹太人有命运与复国的大背景,甚至日本有珍珠港的视死如归,法国也有沦陷后的地下抵抗运动。这些都可以在各个影师作品中找到模板。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战争电影的经典毕竟不多。与一战有关的更加少了。《1917》弥补了这一不足。120分钟的时长,尽管用的是长镜头,但代入感还是非常不错的。电影开篇是开满黄色和白色野花的原野。传令兵布雷克被中士叫醒,让他带一个人,带上装备出发去接受指令。
不过除了电影本身优秀的品质之外,荧幕之外的1917年历史部分,则是我们本期文章的主题。德军在这一年初开始逐步撤回兴登堡防线,在撤退过程中德国人破坏了几乎所有房屋,砍伐了树木、破坏了水井、还埋下了大量地雷。
本文作者:李啸天一、“普什图法典”及运用“普什图法典”,是中东一带普什图族部落中一种特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它源自于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基础,是一套严厉的、但没有成文的约定俗成法。就像英国宪法一样,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却不成文。
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一方面真实反映了二战西线战场上美军坦克兵的战斗风貌,另一方面因为片中某些情节设定过于戏剧化而受到诟病,其中争议最大的片段就是影片高潮阶段,瘫痪在路口的“狂怒”硬是顶住一个党卫军营的轮番攻击,让很多军迷直呼不可能。
图3 1915-1917年协约国军队炮击的持续时间 图4 1917-1918年协约国军队炮击的持续时间[1]Major General J.B.A. Bailey, Field Artillery and Firepower , 206–207; Bruce I. Gudmund
01 照片中这些女人是朝鲜的慰安妇,当时中国军队在腾冲击败了日军,然后将这些朝鲜女人解救出来,可以看到墙上还摆着日军军刀,这些女人看起来都比较的惶恐,在这里她们不知道遭受了多少折磨,直到如今,日本还不承认这一个事实。
1916年,一战已俨然成为了一场消耗战。双方越发忘我地投入大量兵力,想着通过人数压过对面, 待到对方没有有生力量后将被迫投降。没有人在乎战场上的策略制胜。到1917年,如此战法将把欧洲列强推至分崩离析的边缘。
在电影《水门桥》里,七连在向下碣隅里机场的核心阵地进行突击时,炮营杨营长拿着望远镜一边观望一边命令榴弹炮群:“距离步兵150米,徐进弹幕,射击。”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志愿军炮兵的大口径火炮支援步兵冲锋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