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和艾滋病你能分清吗?据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副秘书长李冬梅介绍,很多人都会混淆HIV和艾滋病。实际上,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HIV是一种病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个综合征,也就是在HIV感染以后,发展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艾滋病是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有体系的去学习,而不是依靠一场简单的讲座就认为已经进行了艾滋病的科普。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艾,不恐艾,任重而道远。本篇与大家来聊一聊艾滋病毒(hiv)与艾滋病在美国中小学性教育中的课题,根据年级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
HIV检测试纸上的“两道杠”,或许是很多人最怕看到的两条线。“感染了HIV,也就是得了艾滋病,是不是就活不了几年了?”这也许是相当一部分人心里的想法。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感染了HIV(也就是艾滋病毒),并不等于得了艾滋病,更不意味着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01.
防艾要尽早,因为早检测才有可能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避免传给他人。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艾滋病一知半解,甚至因逃避、恐惧的心理不敢检测,错过早治疗机会,造成再传染;或因无知错过尽早阻断的机会。
科普《什么是艾滋病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近年来,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很多人对艾滋病的了解过少,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也不太了解。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世界艾滋病日特辑】你对艾滋病的认知,能打败90%的人吗?快来瞅瞅!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防艾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虽然之前西小艾已经科普了很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但是大家都完全了解了吗?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1981年,艾滋病首次在美国发现和确认,至今为止,人类已与艾滋病抗争40年。
来源:健康中国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三个95%”是追求目标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我很害怕,我的朋友感染艾滋病死了。可不可以告诉我实话,感染艾滋病后究竟能活多久?」他问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是感染HIV,只要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是不影响预期寿命的。」不是安抚,我说的都是大实话。
前几天爸爸觉得头晕,就去医院住院检查一下,但是血检结果医生告诉我爸爸hiv检查是阳性,但是不确定,要再抽血送疾控中心确诊,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城市里面,据说这个是会上报到户口所在地的疾控中心备案的,真的心都凉咯,要是被人知道爸爸有艾滋病,真的不知道他怎么回那个小城市待到,也不知道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