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平气也称为"恒气″,是指把一周年,按时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定出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每过15.22日就交一个新的节气,这样定节气的方法称为平气。实际上,太阳的周年运动是不等速的,在各个平气之间,太阳在黄道上走的度数并不相同。隋代的天文学家刘焯,已知平气不合理,曾提出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送走了大雪节气,12月22日5时48分将迎来冬至。这天,我国各地进入“数九天气”,标志着寒冬的到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北京时间2月19日6时34分5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雨水”这一节气的解释。
西晋哲学家杨泉在《物理论》中记载:“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这番话说明设立节气的初衷就是为了“治农功”。节气以一年为基础,约15天为一节气,划分的24个不同的节气。春秋时期,五经之一的《尚书》有尧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确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节气。在《管子·轻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节气。
大象新闻记者 王韶卿 程维康 徐宁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北京时间2月4日10时42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复苏,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作是一年的开始。你知道吗,二十四节气诞生在中原地区。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古代《群芳谱》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意思是雨水增多,谷物生长得特别快,这一时节即为“谷雨”。关于谷雨起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可不提,那就是——仓颉。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吗?怎么快速记住二十四个节气?(来源:人民日报微博)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二十四节气处处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智慧,既具有安排生产生活时序的功能,又可以用以防灾避疫、养生保健,还引导中国人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