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书本、戏曲、歌曲中,常常以“精”忠为名,比如《精忠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武穆精忠传》,屠洪刚的歌曲《精忠报国》等,就连岳王庙内陈列着八段大小不一的柏树化石,也被人称为“精忠柏”,而河南朱仙镇岳王庙的墙壁上也刻有“精忠报国”。
满江红这部电影现在是特别火爆,票房眼瞅要突破30亿了,咱们今天再说一说岳飞,说岳飞背后有个精忠报国4个字,这4个字是岳母刺的,但是很多人都说岳飞后背是精忠报国,也有人说是尽忠报国,到底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庙的介绍:岳飞庙,又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中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祠庙。岳飞庙大门所在的建筑名曰“精忠坊”,是为彰显岳飞忠孝精神而修建的牌坊。护壁上分别镌刻着“忠”“孝”两个大字。
杭州岳王庙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所修建,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历代以来参拜吊唁者络绎不绝,岳王庙中牌匾甚多,其中有一块精忠报国匾这块匾是大画家刘海栗先生所写,精忠报国是当年宋高宗赵构给予岳飞的评价也是我们后人对于岳飞的敬仰,早年岳飞和宋高宗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据说有一次当时岳飞率领的兵马和伪齐第一猛将李成大战,在遇到岳飞之前对于南宋的将领不屑一顾众多南宋将领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众所周知,“精忠报国”是岳母刺在岳飞背上的字,成为宋以后中国人爱国精神及民族凝聚力的具象。那么,这个故事出处何在呢?首先,岳飞之孙岳珂的《金陀粹编》、《金陀续编》两书中并没有提到“岳母刺字”的事,也没有提到岳飞后背刺有文字。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将领,他一生都在抗金的前线战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在他小时候的时候,岳母在他的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后来因为他屡建功勋、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宋高宗赵构称他“精忠报国”,这句话流传出来之后,大家都以为岳母刻字是“精忠报国”,实际上都是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