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光看诗名和上半阕可能让人一脸懵,但下半阙只要一入眼,就会让人恍然大悟:“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引言:自然之理,有阳必有阴,阴阳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自然之理亦合人事,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浩气凌然的忠臣,他们虽然秉性各异,然都是为国为民,一腔热血,流芳千古;当然也不乏一些大奸大恶之奸臣,权臣千面,然终归是误国误民,遗臭万年历史是冰冷而静止的,但看待历史的角度却可以是多面的
贾似道,字师宪,号悦生、秋壑,南宋台州天台人,为南宋丞相,在南宋灭亡前最后二十多年掌握朝廷大权。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他的轶闻,贾似道的死被改编为白话短篇小说《木棉庵郑虎臣报冤》,在明朝赵弼《效颦集》中他以最下层地狱的囚犯之姿出现,瞿佑的传奇小说《剪灯新话》则描写贾似道是一个残酷和
编者按:关于南宋末期宰相贾似道,冷兵器研究所已经有《奸相?还是大宋最后的希望?剔除士大夫的抹黑说说南宋权臣贾似道》《元朝为何不到一百年就亡了?只因没学习南宋的这条政策》二文,讲了贾似道的公田法改革,但对于贾似道早年的军事履历论述并不详尽。
但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南宋虽偏安一隅,却阻挡蒙元45年,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南宋灭亡的原因是史学界讨论的话题,长期以来,贾似道被当成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贾似道也成了南宋奸臣的代表,但通过对贾似道执政时期政策的研究,发现也许历史并不简单,贾似道反而还延缓了南宋的灭亡。
《宋史》对贾似道的一生,没有一句关于贾似道正面的评价,几乎给予全盘否定的评价,直接列入《奸臣传》。从此,便仕途畅达,官运亨通,迅速累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直至位居宰相,在南宋灭亡前最后二十多年掌握朝廷大权十七年。
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三朝宰相贾似道,被称作“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记述,贾似道位列宰辅面对蒙古围困襄阳拒绝发兵救援,结党营私残害忠义志士致使群臣离德而屈辱投降。贾似道是否真的像《宋史》所载“恶贯满盈”?
本期导读南宋开庆元年发生的宋蒙第一次鄂州之战,是一场关系到南宋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这是因为在丁家洲一战中,贾似道大败而归被宋廷免职之后,一众言官御史纷纷弹劾贾似道误国乱政,他们认为贾似道在第一次鄂州之战中不仅无功,反而是导致宋蒙再战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