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期期芳草凄凄烈火春风向死而生92年前的昨天,一所军校横空出世,从此国势版图多了阳刚。92年,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挥间,黄埔军校已经成为一座丰碑,一个象征,一段传奇。昨天,值此黄埔军校建校92周年纪念日,小编整理了“黄埔军校七看”,以飨读者。
01蒋介石把“主义”当成工具,满足私欲很多人读历史的时候,有件事搞不明白。蒋介石这么个阴谋家,怎么就得到孙中山的信任,成为他的继承人,大权独揽呢?这其实是被粗线条的历史叙述所误导了。当你回到历史细节中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蒋介石的面貌,可是“又红又专”呢!
在国共内战期间,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凡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都是双方军队的骨干;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行动失败后,转变方向,提出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合作,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创建军队的建议。
孙中山长时期依靠旧军队从事革命活动,屡遭失败后,给他留下痛苦的教训,尤其是作为孙中山曾经信任的部属广东军阀陈炯明,于1922年6月16日竟然在广州发动兵变,陈炯明派兵4000余人围攻总统府,炮击孙中山住所,当时孙中山几乎只身逃难,登上永丰舰,这一事件对孙中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在远离广东省广州市区的长洲岛上,有一所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院校,那里走出新中国的5位元帅、3位大将、8位上将,而国民党中毕业于此的中将以上高级将领达187人,它被后人称为“将帅摇篮”,它就是——黄埔军校。
千百年来,当官发财,升官发财,是贯穿整个历史官场的主流。远的不说,近代的比如曾国藩,在《致诸弟·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中,曾国藩就把那种靠做官来发财致富的行为当作是可耻的事,而把靠做官积攒下来的钱财留给子孙后代使用,当作是一种羞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