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之后,因为生活无聊单调,又很容易成瘾。有种包装简陋的“俄罗斯老奶粉”,号称用料实在无添加,价格特别便宜,而且故事讲得也很有年代感:老铁们,俄罗斯轻工业发展落后,奶粉没有经过程序周密的质量检查,上市成本低,而且政府给牧民的补贴很多,所以价格很实在,包装也是十几年没变过,就是这么淳朴纯粹。
晚上回家吃饭时,父亲说朋友给他推荐俄罗斯奶粉,就要8元一斤,说老年人特别适合喝,含钙高,吸收好,看了包装上面应该都是俄文反正也看不懂,但看不懂文字说明奶粉肯定是纯俄罗斯进口的,问我要不要买点,望着父亲绘声绘色描述的表情,估计早已经被俄罗斯奶粉打动了,我不忍直接否决他的想法,更不想泼他的冷水,而是停顿了下说,我问问看,如果真的好,你就多买几斤,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拿数据事实说服父亲。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食糖、乳制品、酒类、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饼干、薯类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罐头、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冷冻饮品、糖果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2大类食品607批次样品。
原创 佘颖 经济日报据媒体报道,上海、广西、福建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对辖区内的“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检查,发现部分商品涉嫌虚假宣传,有些明明在中国境内生产,却打出“纯正俄货”“源头直供”的招牌,价格还挺贵。说是“硬核俄货”,实则中国制造,这一现象并非线下独有。
去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涌现出一批充满异域风情的“俄货馆”,但热潮之下却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些消费者指出,这些店铺销售的商品,有的并非真正的“俄货”,甚至连俄罗斯人都未曾见过,其产品真实性广受质疑。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的一些“俄货馆”也在售卖令人存疑的商品。
近日,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23年10起食品案件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假奶粉、假白酒、假味精”以及农药残留超标、销售过期香肠案。其中“假奶粉案、假白酒案”已经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10起食品案件典型案例1.
俄罗斯套娃、伏特加、首饰盒、爱莲巧克力……1月26日,渝俄经贸洽谈暨产品展销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下称“交易中心”)正式启动。400余家企业参展,2000余款俄罗斯商品将来渝展销。
来源:经济日报据媒体报道,上海、广西、福建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对辖区内的“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检查,发现部分商品涉嫌虚假宣传,有些明明在中国境内生产,却打出“纯正俄货”“源头直供”的招牌,价格还挺贵。说是“硬核俄货”,实则中国制造,这一现象并非线下独有。